

中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638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中姓 起源
中姓据传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原在今河北定州一带,至战国时被魏国侵占,用以分封公子年的儿子尚。后来尚受封于此而被称为中尚,其后代因此而姓中。
相传周朝还有一个叫中旄父的人,他的后代也姓中。
中姓 分布
分布:中姓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西、台湾、北京等省市。
中姓 郡望
太原郡
中姓 姓氏源流
一、中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大同,江西之宜丰,广东之高原,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云:“《逸周书》有中旌父,中姓当出此。”
2、其注引《元和姓纂》云:“《吕氏春秋》云:中尚,魏公子牟之后。魏得中山,以邑与之。子孙因以为氏。”此当以邑为氏,系出魏氏。《中国姓氏大全》则称:“春秋时建立的中山国(在今河北正定东北),公元前406年被魏国所灭,子孙遂以邑为氏,中尚即是。”显然有误。中尚乃魏公子牟之后,而不是中山国之后。战国时秦有中期,辩土;汉代有中京,为少府卿。
中姓 历史名人
中姓古代名人
中期周朝,
-
氏族谱
关中奏议 [18卷] (1065页)
不详
-
氏族谱
关中奏议 [18卷] (1278页)
不详
-
氏族谱
高士传 [卷上,中,下] (1296页)
不详
-
周氏族谱
湘潭中湘白石周氏 (26页)
不详
-
氏族谱
[ 董姓家谱 中地家门中系図 ], 庆长 5 - 寛政 12 [ 1600 - 1800 ] (86页)
不详
-
氏族谱
[ 董姓家谱 中地家门中系図 ], 庆长 5 - 寛政 12 [ 1600 - 1800 ] (192页)
不详
-
氏族谱
[ 董姓家谱 中地家门中系図 ], 庆长 5 - 寛政 12 [ 1600 - 1800 ] (118页)
不详
-
杨氏族谱
杨氏宗谱 : 入宁中寨子始祖杨国强宗支 (44页)
宁夏·灵武市等地.
-
刘氏族谱
中湘横埧三修刘氏族谱 [8卷] (2585页)
湖南·湘潭...等地.
-
刘氏族谱
中湘横埧三修刘氏族谱 [8卷] (2586页)
湖南·湘潭...等地.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18、15253中山镇老城村石排下.祥云一爱好公 (25页)
福建·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25、15353中山镇.化孙一帝云一凤荘公 (76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26、15386中赤乡上赤.化孙一彼云一腾玉一全上公 (489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34、15551中山西山岗.化孙一彼云一启朗公系 (25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39、15565中山镇老城村 光在公、耀彩公房(樟树籍) (12页)
福建·
-
罗氏族谱
敖西罗氏八修族谱[卷首前中末,共26本] (124页)
江西·上高..., 宜丰..., 及南昌...等地.
-
罗氏族谱
敖西罗氏八修族谱[卷首前中末,共26本] (94页)
江西·上高..., 宜丰..., 及南昌...等地.
-
罗氏族谱
敖西罗氏八修族谱[卷首前中末,共26本] (101页)
江西·上高..., 宜丰..., 及南昌...等地.
-
罗氏族谱
敖西罗氏八修族谱[卷首前中末,共26本] (113页)
江西·上高..., 宜丰..., 及南昌...等地.
-
罗氏族谱
敖西罗氏八修族谱[卷首前中末,共26本] (46页)
江西·上高..., 宜丰..., 及南昌...等地.
-
清明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除了祭祖还有哪些习俗呢?
2021-04-01
清明节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提到,清明节是个非常“贪吃”的节日,哪个节日离它近,它就把哪个节日“吞”掉。最典型的就是寒食节和上巳节。这三个节日的日期非常接近,一般都在农历三月上旬,寒食节在清明节前几天,上巳节则在清明节后几天。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105天。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需要禁烟火、吃冷食,祭拜先祖。汉代,特别是东汉,经学兴盛,人们为了彰显孝道,一个寒食节居然要禁火一个月,很多人因此得病去世。唐代规定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上巳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相传源于纪念黄帝诞辰,即祓禊的日子。魏晋之后,上巳节改为农历三月初三,风俗是水边饮宴、郊外游春。而清明节最初的主要习俗是踏青郊游,大家开开心心地出去玩,户外娱乐活动非常多,且男女共同参与,不但不是个悲
-
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训是如何传承下去的?从族谱中就可以看出
2021-03-29
镇江柳氏家族源远流长,他们世代或以儒为业,或以商兴家,成为镇江名门望族。清代著名学者周伯义说:“柳氏以名儒显,邑志儒林列名最多。”多年来柳氏族人发奋读书,强求学问,崇尚道德,多行善事,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柳可法、柳可荫、柳加长、柳兴恩、柳荣宗在经史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柳昕、柳恂、柳暹在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方面善行突出,数十年如一日,对镇江的学术研究和慈善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尤其是在近现代,学者柳诒徵、柳谷书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更是柳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不仅为镇江人增光添彩,在全国的史学界、知识产权界和商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而这一切,都和柳氏家族严格的家训有着密切关系。唐宋时期的柳氏家训在《同善堂纪略》一书中,我们发现有“柳善人”之称的柳昕、柳恂两兄弟落款前,都喜欢冠上“河东”的字样,表明自己属于柳氏的河东支派。这一支派在京口落户,繁衍生息。柳氏的源流同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