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导读:

晋祠三绝指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博物馆之内的周柏、宋代彩塑以及难老泉

 

周柏

 

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宋代彩塑】

 

即圣母殿内的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难老泉】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

...
文史图集精选
邑姜是谁的女儿?邑姜为什么能辅政两朝?
邑姜是谁的女儿?邑姜为什么能辅政两朝?
邑姜是谁的女儿?邑姜为什么能辅政两朝?,邑姜是谁的女儿?邑姜为什么能辅政两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中国著名
天子陵前为何不种柏树?西汉以树代表尊卑等级
天子陵前为何不种柏树?西汉以树代表尊卑等级
天子陵前为何不种柏树?西汉以树代表尊卑等级,柏树树形伟岸挺拔,并且具有十分惊人的抗寒能力,一直被当作是正义、高尚、长寿以
汉族建筑汉族坛庙“晋祠”有何历史
汉族建筑汉族坛庙“晋祠”有何历史
汉族建筑汉族坛庙“晋祠”有何历史,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
晋祠为什么又称唐叔虞祠?
晋祠为什么又称唐叔虞祠?
晋祠为什么又称唐叔虞祠?,晋祠其实现在已经不能把它统称为唐叔虞祠,唐叔虞祠依然还在,在晋祠的北侧,晋祠
晋祠
晋祠
建造历史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据《史记·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年或472年?——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
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祠堂--晋祠,你知道它悠久的文化之美吗?
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祠堂--晋祠,你知道它悠久的文化之美吗?
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曾赞叹晋祠:“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是以见得晋祠的钟灵毓秀、源远流长。那么这座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的晋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呢,族谱网的小编带你来看一看。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善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大力促进农业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促成了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叔虞逝后,后人修建这座水木清华、山明水秀的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依据境内流淌的晋水,将国号由“唐”改为“晋”,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