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是我国常见姓氏,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位,全国刘姓人口大约有7210多万,是我国一大姓。从刘姓起源来看,刘姓主要源自祁姓和姬姓,得姓始祖是夏朝的刘累;另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外族改姓。
刘姓起源一:来源于祁姓
来源于祁姓的刘姓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时期;另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他曾跟随豢龙氏学习过养龙驯龙的本领,刘累后来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过4条龙,被赐姓御龙氏。当时刘累居住于河南偃师县南。后来他不小心养死了一条龙,担心被治罪,就悄悄带着家眷逃到了今天的河南鲁县一代,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这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刘姓起源二:源于姬姓
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这一支刘氏以居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刘姓起源三:外族改姓
1.相遇的叔父项伯在鸿门宴中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刘邦即位皇帝后,接受戍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赐娄敬姓刘。
2.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3.魏晋十六国时,匈奴族的其中一支为得到中原的支持,自称自己是汉朝时期和亲公主和单于的后海,使用母亲的刘氏为姓氏,他们定居河南,被称为“河南刘氏”。
4.源于鲜卑族的独孤氏汉化改姓,于496年孝文帝汉化改革实施时改为刘氏。
5.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称是刘邦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