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姓,中华姓氏之一,姓氏源流有三,一是出自姒姓,二是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三是出自北魏盖楼氏和贺楼氏。楼姓历史名人较多,主要有官谏大夫楼护、南昌郡王楼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进士楼常、嘉定十六年进士楼大年等。
楼缓
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武灵王的大臣。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十多年,投秦后多次损害赵国。
楼缓是战国中后期著名纵横家,善为长短句。主张与秦、楚联合,支持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于公元前306年入秦。秦昭襄王十年(前297年)秦与赵、宋联合,谋对抗齐、魏、韩三国,由他出任秦丞相。次年三国攻入函谷关,秦求和。再次年被免去相职。长平战后,又为秦入赵,诱赵王纳城讲和,无成而去。
楼钥
南宋大臣、文学家,楼璩第三子,出身书香门第,少好读书,潜心经学,融贯史传。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为胡铨所知赏,称赞他为“翰林才”。初任教官,后调温州教授。楼钥敢于直谏,无所避忌,就连宋光宗都说:“楼舍人朕亦惮之。”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汪大猷出使金朝,按日记叙述途中所闻,写成《北行日录》。
楼英
明代医学家,其曾祖楼文隽为名医,英自幼聪颖,读书甚多,尤善医理、易理、研习《内经》及其后历代著名医家著作,与同时代名医戴思恭交往甚密,互相砌磋,医术益精,医理更明。尝应召入京,后以老辞归。楼英易医双修,民间尊称为“神仙太公”。逝后,墓葬在今楼塔镇乌珠荡山脚,至今保存完整。
其所著《医学纲目》四十卷。简明扼要,提纲携颂,亦颇有创见,另有《参同契药物火候论释》,《仙岩心法》,《阴阳秘诀》未见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