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团在南方是比较常见的,是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关于吃青团,其历史比较悠久。
在古代,清明节前一两天是寒食节,寒食节的习俗是不生火做饭,所以在江南地区就会吃事先准备好的青团,古时的青团一直以来就被作为贡品,然后在清明节祭祀的时候才会用上,以此表达对祖先的缅怀,而千年以来的发展,青团的外形一直没有变化,到如今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已经淡化了,成为了现在清明时节的一种时令的点心,在江南地区特别流行。
青团的材料是当季的野草,糯米粉,馅儿料,其中采集的野草是以艾草为主,将艾草碾碎打出青艾汁,再将糯米粉和清艾汁混合捣制,经均匀揉和后,揉成粉团。然后加入馅料儿,蒸制而成,出锅前刷上一层油,让小青团看起来油亮油亮的。青团的馅料儿的发展也很带有时代性。最初的青团的馅料,主要是以豆沙,糖或咸肉为主;而到了现代,青团的馅料变得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水果馅,巧克力馅等等。
青团虽然好吃,但是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适量。青团馅料往往高糖、高脂、高热量,质地黏腻,应小口慢吞,谨防噎食。此外选购青团的时候,有浓郁清香味的原料都比较可靠,颜色偏绿的为上品,如果青团软塌塌的,是因为纯糯米或者糯米偏多或者加入了澄粉,所以追求“有嚼头”的消费者建议选购加了粘米粉或者大米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