妘姓拼音读作(yún)是中国传说时代祝融八姓之一,也是八姓之祖。
周朝的鄅国、夷国、逼阳国都是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
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
《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䢵”曰:“亦作‘妘’。赢姓,子爵,祝融之后,封於罗,号妘子。”后以国为氏。
妘姓起源:
系自嬴姓。相传祝融之裔封于罗(故城在今湖北宜城),号妘子,后有妘、郧、芸、䢵氏。
一说,祝融之后,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封于郐(故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北50里),其后别封邬、路、偪阳、凡等四国,皆妘姓,均为春秋时卫国采邑。又,鄅子之国亦为妘姓。
郡望:
六安,河南、平阴。
在周朝时,有祝融这八姓的子孙被封在宜城(今宜城县),称为罗国。
后来人们也就因此渐渐将姓氏改成了国家的名字,之后遇到战争,被所灭,在原来的地方又开辟了,随后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到了枝江(也就是今南部,长江沿岸的)。
至周朝末期又向南迁至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所以到了今天,妘姓的子孙也多为罗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