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多以河南、忻州、钱塘为郡望。
元姓起源:
1、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孝文帝拓拔宏,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今河南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下诏改汉姓为元氏。此后,鲜卑族拓拔氏皆改为元氏,河南元氏出自拓拔魏。
2、宋朝杭州钱塘元氏出自五代信州刺史危仔昌
危仔倡(?-909)字上练,又字忠练,唐末五代时人,籍贯江西南城,南城东兴乡四十一都苏源村(今属黎川县荷源乡)人,唐末信州刺史。909年危仔倡与危全讽一道攻打洪州时,被吴国将领周本击败,危仔倡投奔吴越王钱鏐。钱待仔倡为上宾,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由于钱鏐认为“危”不吉利,便赐姓“元”,从此,仔倡子孙均仕吴越,留居杭州,并改姓元。
3、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元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元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