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思想家王夫之和王守仁究竟是谁的成就更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4
转发:0
评论:0
思想家王夫之和王守仁究竟是谁的成就更高?,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有很深的研究价值。萧萐父、许苏民两位学者编著的《王夫之评传》是研究王夫之的重要史学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本评传中,主要研究了王夫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的哲学思想,其次是他的史学思想,然后是道德伦理思想和政治经济思想,最后研究的是王夫之的宗教思想、文艺美学思想,这都是王夫之的思想精华。

  对于王夫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哲学成就,他在哲学上的观点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反对禁欲主义,提出了天理就在人欲之中的观点。

  在我国古代由于儒家学说的影响,对于欲采取压制的态度,优势是程朱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这种观点从开始提出以后,就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对于整个社会的思想禁锢极为严重,整个社会的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思想统治之下。

  而王夫之的观点机具开创性,可以说是继承了王守仁的很多重要观点,王夫之强调天理就在人欲之中,对于被程朱理学禁锢的人们的思想试一次重大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思想的又一次有利打击。

  王夫之虽然接受了封建教育,但是他在成长和学习中找到了真我,并将自己的理论大胆阐述,对于后来的思想启蒙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是一位思想巨人。

 

  王夫之和王守仁谁更有成就

  王夫之和王守仁都是明代的著名人物,王守仁是明朝后期的人物,在当时的社会上影响极大。而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当时的社会上也有极大的影响力,是知名的大儒。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夫之的影响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对于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思想进行纠正和批判。他的思想在当时影响了很多人,也让人们对于传统思想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提出的很多开创性的观点是现在人还在研究的重点。

  而王守仁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成就非常高,甚至可以说到了开宗立派的地步。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红药的思想流派,甚至足以影响到当时社会的变化,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党,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多知名的人物或者朝中大臣都是他的信徒。

  而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更加成熟和系统,他开创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更为巨大。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曾经自己组织过义军打败了叛乱的藩王,在剿匪作战中也十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甚至到了土匪听到他的名声就自动出来投降的地步。

  两个人都是成就非凡,但是如果相比较的话,还是王守仁先生的成就更大,因为王守仁是位全才,并且还是开宗立派的圣人,可以后古代先贤媲美的人物,相比之下王夫之先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王夫之古诗评选简析

  王夫之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述流传于世的有很多,其中就有一部《古诗评选》。这部作品对百余位诗人的八百多首古诗进行了点评,是一部研究古诗不可多得的著作,也是现在人研究古诗经常会研究的一部重要资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夫之先生在这部著作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但能选择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还对这些古诗进行了点评。王夫之先生的点评非常有特色,他打破常规,从不借鉴古人的意思,而是对这些古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见解十分独到,每句点评都是出自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能够比较全面的表达他的思想。

  而在对古诗的评论中,他并不是所有的诗词都进行详细评述,有的只是进行简单的评论。但是不管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评论,都能切中要害,进行深思熟虑,保证了自己点评的质量,给后人留下的是他思想的结晶。

  在这部作品中,王夫之先生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和审美观点,王夫之先生认为,诗词必须是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所以根据这点出发,他对这些诗词进行了评析或者赞赏,或者贬斥的态度,但是不管是哪种,必然是言之有物。

  这部作品为我们研究古诗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是现在研究古诗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王夫之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王夫之的主要观点

  王夫之是明清交替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对于后期的思想启蒙有巨大促进作用。后世之人受到王夫之思想影响的人很多,王夫之思想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七点: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要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和人性变化论。可以说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都是非常新颖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这些观点中有的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思想进行批判,有的是对国家发展的思考,还有对人性的变化进行具体阐述,他的思想包含甚广。

  其中的气一元论就是论述原理和物之间的关系,传统思想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先有理而后有物。但是王夫之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是事实性的存在,是先有物才有理,因为理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的。这个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让人们对于理和物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

  而均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这对当时的皇权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人性论更是对人类的一种解放,他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人性是能够自主选择改变的,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的。

  王夫之的这些观点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思考,这些观点到现在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所以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著名人物王夫之和王守仁相比谁更有成就?
王夫之和王守仁都是明代的著名人物,王守仁是明朝后期的人物,在当时的社会上影响极大。而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当时的社会上也有极大的影响力,是知名的大儒。王夫之画照王夫之的影响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对于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思想进行纠正和批判。他的思想在当时影响了很多人,也让人们对于传统思想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提出的很多开创性的观点是现在人还在研究的重点。而王守仁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成就非常高,甚至可以说到了开宗立派的地步。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红药的思想流派,甚至足以影响到当时社会的变化,因为受到他的影响,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党,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多知名的人物或者朝中大臣都是他的信徒。而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更加成熟和系统,他开创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更为巨大。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曾经自己组织过义军打败了叛乱的藩王,在剿匪作战中也十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甚至...
· 曹参和陈平谁成就更高?为什么萧何更看好曹参?
曹参和陈平谁成就更高?为什么萧何更看好曹参?曹参和陈平都是西汉开国功臣,实际上他们都有机会在萧何之后成为汉朝第二位相国。不过萧何最后却是推荐曹参而不是陈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若是比功绩,成就,两人算是旗鼓相当,曹参可能要略高一点。毕竟刘邦定都长安以后,论功行赏曹参排至第二,在萧何眼里,曹参也是比陈平更好的选择,陈平究竟输在了哪?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其中原因,看看陈平到底如何落选的。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继位。萧何作为功勋,继续担任丞相。但是老萧身体也不行了,没过两年就行将就木了。萧何临死之前,汉惠帝刘盈来看望萧何,并询问丞相的接班人,此时的萧何推荐了他一向的对头曹参,而没有推荐当时智计无双的陈平。这件事也成为后人讨论的对象,按理说,从楚汉战争的功劳来看,陈平作为与张良齐名的阴谋家,无论是智谋还是能力都比曹参要出色不少,但是最后萧何却推荐了曹参。这件事究竟是为什么?一、刘邦遗愿当初汉高祖刘邦病重之...
· 思想家王夫之强调美感的直接性是受禅宗影响吗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和黄宗羲、顾炎武合称的清代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王夫之画照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有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提倡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讲人性变化论等,这些都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结晶。而这些思想的提出,是符合现在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其中很多思想是具有极大意义的,比如禁欲。在封建王朝,程朱理学的发展将所有人都僵化束缚在所谓的理之中,其中有很多是不符合人性的,还希望存天理、灭人欲,当时的社会死气沉沉就是这些思想控制的结果。王夫之的这些观点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告诉人们人是不能够离开欲而谈理的,因为理就在人欲之中,这是对方式的程朱理学致命打击,对于解放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有对人性的辩论,他不认为人生下来人性就一定注定了,人性是会变化的,同是人也可以主观的改变人性。意思就说人性不定,在人出生以后自己...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楚辞通释及研究情况
王夫之是明清两代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其中有一本《楚辞通释》可以说是《楚辞》学史的巅峰之作。这本书是王夫之先生研究《楚辞》的重要成果,对整个楚辞研究中地位极为重要。王夫之画照这本书成书之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作为王夫之先生的著作被保存下来。直到康熙和雍正时期才开始有人研究这本书,最早对这本书进行研究的是游国恩先生,他对王夫之在研究中的很多地方都表示赞同,尤其是对《楚辞》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附在前人的观点甚是赞赏。自此之后,对于王夫之先生的这部著作研究的人越来越多,而其中姜亮夫先生的研究非常到位。姜亮夫先生认为王夫之先生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批判,讽刺了权贵和腐败,是一部非常犀利的作品。而后的金开诚先生也对王夫之的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是金开诚先生的意见和其他人是不同的。金开诚先生认为王夫之的这部作品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的那么好,其中还有些观点不是他自己首先提出的,...
· 王夫之
人物简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著名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人物生平童年时期王夫之,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1619年10月7日)出生于衡州府城南回雁峰王衙坪,此时父亲王朝聘已经50岁,母亲谭氏也有43岁了。王夫之为家中第三子,有长兄王介之和次兄王参之。王夫之三岁时,父亲王朝聘第一次中副榜,赴武昌省应乡试,继而入国子监。王夫之五岁起,跟随年长十余岁的长兄王介之学习。九岁时,才跟着从京城回来的父亲学习。青年时期崇祯六年(1633年),王夫之跟着两位兄长去武昌省应乡试,当时的主考官为钱谦益。崇祯七年(1634年),湖广提学佥事水佳允在衡郡举行岁试,将王夫之列为一等第一名。崇祯九年(1636年),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