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2020-12-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52
转发:0
评论:0
上篇文章,阿族带大家了解了南北朝之南朝的皇帝,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朝的皇帝!北朝,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结束了中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150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事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隋唐盛世和民族大融合的基础。北朝·魏一、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珪(371—409)386年即位,在位23年,鲜卑族人。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跋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逝于409年,时年39岁。二、明元帝拓跋嗣拓跋嗣(392—423)409年即位,在位15年,道武帝长子,逝于423年,时年32岁。三、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408—452)423年即位,在位28年,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

上篇文章,阿族带大家了解了南北朝之南朝的皇帝,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朝的皇帝!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北朝,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结束了中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150年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事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隋唐盛世民族大融合的基础。


北朝·魏


一、道武帝 拓跋珪


拓跋珪(371—409)386年即位,在位23年,鲜卑族人。


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跋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逝于409年,时年39岁。


二、明元帝 拓跋嗣


拓跋嗣(392—423)409年即位,在位15年,道武帝长子,逝于423年,时年32岁。


三、太武帝 拓跋焘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拓跋焘(408—452)423年即位,在位28年,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加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逝,时年45岁。


四、南安王 拓跋余


拓跋余452年即位,太武帝之子,在位8个月被杀。


五、文成帝 拓拔濬


拓拔濬(440—465)452年即位,在位14年,太武帝嫡孙,在位时期北魏国力开始下降。逝于465年,时年26岁。


六、献文帝 拓跋弘


拓跋弘(454—476)465年即位,在位7年,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18岁时让位给4岁的太子,476年逝,时年23岁。


七、孝文帝 拓跋宏


拓跋宏(476—499)471年即位,在位29年,献文帝之子。


孝文帝一朝,进行改革,494年,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并带头将姓改为“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逝于499年,时年33岁。


八、宣武帝 元恪


元恪(483—515)499年即位,在位16年,孝文帝第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逝于515年,时年33岁。


九、孝明帝 元诩


元诩(510—528)515年即位,在位12年,宣武帝之子。在位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逝于528年,时年19岁。


十、孝庄帝 元子攸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元子攸(507—530)528年即位,在位2年被杀,时年24岁。


十一、长广王 元晔


元晔(—531)530年即位,在位1年,咸阳王元禧之子,在位半年被杀。


十二、节闵帝 元恭


元恭(498—533)531年即位,广陵王之子,在位1年被废,533年逝。


十三、后废帝 元朗


元朗(513—532)531年即位,章武王之子,在位半年,被高欢(北齐文宣王之父)所杀。


十四、出帝 元修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元修(510—534)532年即位,在位3年,广平王之子。534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被宇文泰所杀,时年25岁。


魏在出帝后分为东魏、西魏


北朝·东魏


一、孝静皇帝 元善见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元善见(524—550)534年即位,在位17年,出帝逃后,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北朝·西魏


一、文皇帝 元宝炬


元宝炬(507—551)535年被宇文泰拥立为帝,在位17年。定都长安,史称西魏。


二、废帝 元钦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元钦551年即位,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杀。


三、恭帝 拓跋廓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拓跋廓554年即位,文帝第四子,在位3年被杀,西魏亡。


北朝·齐


一、文宣帝 高洋


高洋(529—559)550年称帝,在位10年。


高洋之父高欢为北魏的渤海王,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在对、契丹的战争中,屡次获胜,但往年荒淫无度,逝于559年,时年31岁。


二、废帝 高殷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高殷(545—560)559年即位,文宣帝长子,在位1年时被高演所杀,时年17岁。


三、孝昭帝 高演


高演(535—561)560年即位,高欢第六子,文宣帝之弟,在位1年逝,时年27岁。


四、武成帝 高湛


高湛(537—568)561年即位,在位4年,高欢第九子,高演之弟。


武成帝是一位暴君,565年禅位与其子,后逝于568年,时年20岁。


五、后主 高纬


高纬(557—577)565年即位,在位4年,武成帝长子,576年周武帝大军攻北齐,他禅位给儿子高恒,被俘被杀,时年20岁。


六、幼主 高恒


高恒(570—577)577年即位,后主长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齐亡,高恒被杀,时年8岁。


北朝·周


一、孝闵帝 宇文觉


宇文觉(542—557)577年即位,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国号为“周”,在位8个月被杀。


二、明帝 宇文毓


宇文毓(534—560)557年即位,宇文泰长子,在位4年被杀,时年27岁。


三、武帝 宇文邕


【阿族说帝王】推广汉化,并带头改姓,你知道这个首次促进名族大融合的皇帝是谁吗?


宇文邕(543—578)560年即位,在位18年,宇文泰第四子。在位期间,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的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逝于578年,时年36岁。


四、宣帝 宇文赟


宇文赟(559—579)578年即位,在位1年,武帝长子,荒淫无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时禅位于太子,逝于580年,时年22岁。


五、静帝 宇文衍


宇文衍(573—581)579年即位,在位1年,宣帝长子,即位时才7岁,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族说帝王】大军逼近,部下逃离并盗走传国玉玺!你知道这个皇帝是谁吗?(下)
六、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立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随着李世民的功名日盛,李建成开始排挤李世民。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亲信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目的是掌握兵权并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先发制人,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三天后,李世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李渊手里接过实际的皇权。随后不久,唐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成就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贞观之治。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5月,久卧病榻的唐太宗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五十二岁。七、宋太宗赵光义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驾崩,其弟三十八岁的晋王赵光义登上皇帝大位,是为宋太宗。宋太祖驾崩前夜,曾诏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宋太祖屏退左右,与赵光义酌酒
· 【阿族说帝王】由于财政拮据,死后第二年才被安葬,你知道这个皇帝是谁吗?
上篇文章,阿族带大家了解了西周皇帝,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周皇帝。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成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成为战国时代。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剧烈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一、周平王姬宜臼周平王(前781年—前720年)是东周第一代王,在位50年,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侯之女)。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越来越有发展,中国历史从此进...
· 【阿族说帝王】在众多荒废朝政的皇帝中却能清廉勤政,这个好皇帝是谁你知道吗?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后梁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一、后梁太祖朱晃朱晃(852—912)907年即位,在位5年,朱温曾被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家庭世为代儒生,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是以教书育人为业。907年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后梁太祖。在位期间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再加赋税,但因连年战事,民不聊生,910年发生柏乡之战,与晋王李存勖矛盾加剧,往年宫廷内陷入权利斗争,皇后张氏临终前劝他:“君人中英杰,妾无他...
· 【阿族说帝王】废嫡妻立小妾为后,却被后世赞许深情,你知道这个皇帝是谁吗?
提起古代的帝王,总会联想到三宫六院中夜夜笙歌,无数美女左拥右抱的场景。历史上哪些不受人待见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也总是被人冠以“荒淫无度”四个字加以批判。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其实他们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常人有的需求他们也有,只是身处那个位置,各种需求都因为权力和地位的尊贵,放大化了而已。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帝王,虽然身边美女无数,但始终爱着自己的妻子。下面,阿族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历史上动了真情的帝王和他们的爱人。一、汉宣帝&许皇后汉宣帝刘洵的身世非常尊贵、又极为悲惨。尊贵的是他是汉武帝的曾孙子,悲惨的是他在襁褓之中就经历了灭门之祸,爷爷、父亲一家被奸贼诬陷致死,全家只剩下他一个人。幼年的汉宣帝流落民间,依靠祖母史氏一家抚养长大。后来经掖庭令张贺说媒,娶了许平君为妻。后来因缘际会,大将军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改立刘洵为皇帝,是为汉宣帝。宣帝即位之后,即封许平君为婕妤。当时朝廷内卫都是...
· 【阿族说帝王】暴虐治国,剥削百姓,最后却被饿死,这个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夏朝是中国历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系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一、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鲧的儿子,皇帝轩辕的玄孙。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因此而被尊称为“大禹”,后继舜为帝,称国为“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子承父位,45年逝,葬于会稽山。二、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向其进攻,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在位九年而卒。三、太康夏朝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