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导读: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趣 一作:曲;曾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永和九年,癸丑年,三月上旬,我与友人们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举办集会,这次集会是为了共同做禊礼。很多文人贤者都聚集在这里,有年长的也有年少的。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环绕在亭子四周,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也足以表达内心的畅快。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可以一眼看到广阔的天空,低头则能看到大地上繁多的景物,可以一饱眼福,心情格外开朗,可以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实在快乐的很。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过完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或安静、或躁动,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顿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快要变老了。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就会不禁发出感慨。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就成为旧迹,这怎能不触发内心的感怀呢,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于尘土。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很相合,所以经常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闷闷的说不出来。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何其可悲!所以我们今天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希望后人看到我们的诗篇也能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吧。


...
热点动态
王羲之
书法王羲之七岁跟书法家卫铄学习书法,庾翼在荆州见时人竞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每日习字,久之,池水为之变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当年王羲之在温州担任永嘉郡守之际,曾在今温州墨池坊挥洒文墨,故于温州旧鹿城区市政府前有一墨池。王羲之在南渡后,好山水与交友,“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于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写成后两年,
1859次浏览 查看阅读>>
王羲之是怎样度过其一生的?王羲之生平简介
王羲之是怎样度过其一生的?王羲之生平简介,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晋帝当时要到
1201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书法之乡—书家逸事—《兰亭集序》与唐太宗
书法之乡—书家逸事—《兰亭集序》与唐太宗
书法之乡—书家逸事—《兰亭集序》与唐太宗,《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临终时将它传给弟子
王羲之为何写《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简介
王羲之为何写《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简介
王羲之为何写《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简介,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
王羲之的故事: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故事: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故事:兰亭集序,书法史上流传着一段关于《兰亭序》的千古传奇的故事: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