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简介资料
魏征简介资料 导读:

魏徵,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

 

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魏徵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今存《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

...
文史图集精选
第一铮臣魏征:魏征究竟向唐太宗提了哪些意见?
第一铮臣魏征:魏征究竟向唐太宗提了哪些意见?
第一铮臣魏征:魏征究竟向唐太宗提了哪些意见?,李世民是一个明君,但不是一个完人,因此,他就会犯错误,但他大度,能真正地听取
千年谎言,李世民和魏征的真实关系竟是这样的?
千年谎言,李世民和魏征的真实关系竟是这样的?
千年谎言,李世民和魏征的真实关系竟是这样的?,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总会站着一位伟大的女人。这话真不假!隋文帝杨坚,虽被老
都说忠臣不事二主,为什么魏征改换门庭还能得到唐太宗的重用
都说忠臣不事二主,为什么魏征改换门庭还能得到唐太宗的重用
都说忠臣不事二主,为什么魏征改换门庭还能得到唐太宗的重用,唐朝的魏徵在历史上名气之大,是其他同时代的著名文臣没法比的。为什么呢?就因为
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后来又复立?
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后来又复立?
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后来又复立?,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是李世民标榜自己广纳谏言
历史上的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
历史上的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
历史上的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魏徵和魏征是同一个人,“征”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故事魏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故事魏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故事魏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
魏徵
魏徵
家世按唐太宗贞观六年十一月立的《魏公先庙碑》载,魏徵祖父名魏钊,父名魏琬。魏徵夫人河东裴氏。生平魏徵少年时贫困,隋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所俘,建德念其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其耿直,不杀,且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长孙皇后派人告诉魏徵:“闻公正直,今才得实。愿公常守此志,勿少变更。”一次,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在一次罢朝后回到内宫
魏徵为什么会成为门神?与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魏徵为什么会成为门神?与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魏徵为什么会成为门神?与李世民有什么关系,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祖籍河北巨鹿(今河北省晋州市)。唐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