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3
转发:0
评论:0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罗庸,蒙古族,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

  罗庸,蒙古族,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出生于北京,是清初扬州八大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先后入学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国学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4年毕业后,先后在教育部任职兼北大讲师,加入三时学会、参与创办华北大学、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1927年任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1932年起任教国立北京大学,1937—1938年任教长沙临时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1939年秋,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兼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1944年任云南大学特邀导师,1946年任昆明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兼主任,1949年,在梁漱溟创办勉仁文学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庆北碚。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陈子昂年谱》《魏晋思想史稿》《汉魏六朝诗选》等。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罗庸(1900~1950),蒙古族。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是清初扬州八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生于北京。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1919年改称国文系)学习,1920年毕业。1922年以《清代小学家书目提要及其治学方法》的选题,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1年11月,蔡元培向北大评议会提出《北大研究所组织大纲提案》,获得通过。1922年1月,北大正式成立研究所国学门)进修研究生,期间曾著有《尹文子校释》,与史学家郑天挺、藏学家张煦(字怡荪)是同学。1924年毕业后在教育部任职,与鲁迅同事,同时兼任北大讲师,女师大、北师大教授。1926年加入三时学会,并参与创办华北大学。1927年应邀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同年秋,应鲁迅之邀,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是鲁迅《两地书》和《鲁迅日记》都曾提及的知名学者。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193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1932年起,回北京大学任教,在国文系讲授《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课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合并而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罗庸先生均在两所大学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诗经》、《楚辞》等课程。他任西南联大当教授的同时,也在云大任导师。1938年12月,云大与西南联合大学交换代课教授,当时在联大任教授的罗庸先生到云大来任教。1939年秋,任北大(已并入西南联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后兼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44年云大文史学系设文史研究室,罗庸先生被聘为特约导师。1946年秋西南联大结束,任昆明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赴重庆,在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庆北陪。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陈子昂年谱》、《魏晋思想史稿》等多种,另编有《汉魏六朝诗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学专家:曹操和张飞其实是亲戚
曹操和张飞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两个分处不同阵营的死对头竟然是亲戚!省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透露出这一惊人发现。“这并非奇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史实。”潜心三国学研究20年的沈伯俊娓娓道来,曹操和张飞的亲戚关系是通过夏侯渊一家搭建起来的。亲族血缘:曹操是夏侯渊的堂兄曹操之父曹嵩,是东汉末期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但他的本家却是夏侯氏。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及《世语》二书:“(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指曹操)于惇从父兄弟。”从血缘关系来看,曹操其实就是夏侯氏的后代,他手下的头号大将夏侯惇就是他的堂弟,另一员大将夏侯渊也是他的族弟。夏侯惇长期独挡一面,“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夏侯渊多次领兵出征,“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也极受信任。除了他们自身的才干勋业之外,与曹操的亲族关系乃是他们如此受宠的一个重...
· 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晁福林
晁福林,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并担任国务院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无奴派”五家(黄现[、张广志、胡钟达、沈长云、晁福林)之一。主张中国历史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认为夏商为氏族封建制社会,西周和春秋为宗法封建制社会,战国后逐渐进入地主封建制社会,对中国先秦社会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见解独到,突破“五种生产方式”的束缚,很有启发意义。除了先秦社会性质外,其余对像商族起源、盘庚迁殷、姬周族早期国号等先秦史诸问题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同时还对先秦思想文化、民俗方面进行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这些表现出对于史学研究极深的文献功底和理论水平。学术讲座]《新出简帛的学术史意义》代表性论文]《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与商代王权》,《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从盘庚迁殷...
· 探索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关爱和的近代文学研究
关爱和先生是已故的近代文学研究学者任访秋先生的开门弟子,也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之一。他是我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至今20年左右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总体来看,他研究的领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全面奠基层面,二是文学思潮论层面,三是文学流派论层面。当然,这三个层面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贯穿这三个层面的是作家及其创作研究,这里的创作研究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而且包括政治思想、文学理论等内容。第一个层面作为基础,多表现为显在的作家创作论,而第二、第三个层面则作为一种底蕴,更多地表现为内在的精神把握。其实,这种内在的精神把握在第一个层面中不管是文学史论文学思潮论、文学流派论还是作家作品论都已经表现出来了,有的篇章表现得更加明显,如《剑气箫心龚诗魂》对龚自珍诗作精神的领会,《论老残》对刘鹗笔下的人物老残内心的把握,都明显地表...
· 冯其庸:书画俱佳的红学研究专家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年2月3日出生。家贫困,幼年失学,在家种地,小学未能毕业,1943年毕业于私立无锡前洲青城中学。1943年下半年,冯其庸考上了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期间曾得无锡著名画家诸健秋赏识。1944年7月因贫失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两月后又因贫失学。冯其庸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社会职务:1950年至无锡市第一女中任教。195...
· 著名材料研究专家--沃丁柱
沃丁柱(1937~),达斡尔族;黑龙江江县人。著名材料研究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信息化建设规划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信息化领导小级办公室专家组组长。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后在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任工程师。1964年主持完成东风号XX“玻璃钢端头”项目,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同年主持研制固体炎箭发动机壳体,先后完成特种玻璃钢壳体研制任务。该课题在国内率先开展纤维缠绕机、缠绕工艺、固化设备及固化工艺、开口补强及结构强度研究,研制成我国第一中大型机械式纤维缠绕机,并用于型号研制。为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1972~1974年主持并参加从德国引进的第一台WE-250大型数控缠绕机。该机技术先进、耐用、价格合理。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点军工配套项目的研制,为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作出重要贡献。1978年主持与参加大型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