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国:中国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
息国:中国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息国,中国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息国故城位于今河南息县城西南6
息国,中国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
息国故城位于今河南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一带,春秋初期为楚文王所灭,其地被楚国设置为县。今蔡州新息县是。庄十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前712年,息国讨伐郑国。当时郑庄公数年间屡败宋国和卫国等大国,军势如日中天。息师大败。《左传·隐公十一年》对息国此次出征的评价中,包含对其不自量力的批评。童书业认为,息国在当时敢于单独讨伐郑国,可见其军事实力也不弱。
前684年,息息侯因蔡哀侯对自己的夫人息妫非礼,请求楚国伪装讨伐本国,吸引蔡国来救援,从而打击蔡国羞辱蔡侯。楚文王同意,打败蔡师俘虏蔡侯。蔡侯为此怀恨在心,在楚文王面前赞誉息妫的美貌。楚文王因此灭亡息国而娶息妫,生下两子,即后来的两位楚王堵敖和成王。楚文王宠爱息妫,并于公元前680年为她讨伐蔡国。《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楚文王“实县申息”,说明楚国灭息国而设置为县。
息县在春秋时代楚国的争霸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城濮之战,楚国令尹子玉并未率楚国全部主力出征,而是以申息两县的兵力为主。因此子玉战败,楚成王有言“你若回国,申息两县的父老怎么办?”公元前585年,晋国讨伐蔡国,楚国以申息的兵力救蔡。晋国将领认为,此战如果获胜则仅仅是击败楚国的两县而已,若失败则更为耻辱,因此主动撤退。顾颉刚指出,以申息两县的兵力足以和霸主之国晋国的军队周旋,可见申息两县的富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息国的建立与灭亡
息国,中国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息国故城位于今河南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一带,春秋初期为楚文王所灭,其地被楚国设置为县。今蔡州新息县是。庄十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前712年,息国讨伐郑国。当时郑庄公数年间屡败宋国和卫国等大国,军势如日中天。息师大败。《左传·隐公十一年》对息国此次出征的评价中,包含对其不自量力的批评。童书业认为,息国在当时敢于单独讨伐郑国,可见其军事实力也不弱。前684年,息息侯因蔡哀侯对自己的夫人息妫非礼,请求楚国伪装讨伐本国,吸引蔡国来救援,从而打击蔡国羞辱蔡侯。楚文王同意,打败蔡师俘虏蔡侯。蔡侯为此怀恨在心,在楚文王面前赞誉息妫的美貌。楚文王因此灭亡息国而娶息妫,生下两子,即后来的两位楚王堵敖和成王。楚文王宠爱息妫,并于公元前680年为她讨伐蔡国。《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楚文王"实县申息",说明楚国灭息国而设置为县。息县在春秋时代楚国的争霸斗争中起了...
· 黄国: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侯爵国
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侯爵国,《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讲述了商人祭祀,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从出土的东周时期黄国及相关的青铜器看,嬴姓黄国与姒姓曾国等一直保持婚姻关系。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崛起于中国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称为黄夷,是东夷集团的后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时期,楚国称霸,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弦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黄国,史实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都没参加,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
· 霍国是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
霍国是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伯爵。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分封自己的七弟姬处于霍(今山西霍州一带),是为霍叔处,此即霍国之始,管蔡之乱后,霍叔处被废为平民,但霍国仍被保留下来由霍叔处之子继位,一直到春秋时代,公元前661年被晋国所灭。中文名称:霍国简称:霍所属洲:亚洲兴亡年代:前11世纪至前661年灭亡原因:为晋国所灭史籍记载《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季载皆少,未得封。《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①,灭魏,灭耿。①《史记索隐》:永安县西南汾水西有霍城,古霍国;有霍水,出霍太山。《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
·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子爵,被封在赖地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子爵。被封在赖地(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故又称赖叔颖。《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公元前538年赖国亡于楚国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伍)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左传·昭公》记载:“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民之不处.其谁堪之.不堪王命.乃祸乱也.”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
· 周代的姬姓诸侯国:曾国是现在的哪里?
曾国,是周王(成王或康王)分封给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即南宫括)之子、周朝宗室曾谏的封国,周代姬姓诸侯国,史书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后世推测,立国之初的曾国是周王朝在江汉地域控制铜资源运输的重要据点和遏制楚国等南蛮扩张的重要诸侯。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曾国在楚国兴起的过程中沦为盟国和楚国的保护国,吴王阖闾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曾"国,吴军追来,楚昭王被曾国保护。战国时期,曾国仍然保留独立性,延续至战国末期。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两周之际的有荆门京山县苏家垅曾国墓地,春秋早期的有襄阳郭家庙擂鼓墩曾侯墓,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