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如何读懂族谱,族谱应该怎么读?

2021-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83
转发:0
评论:0
读不懂族谱,无外乎不懂这几个问题:看不懂世系,分不清主脉支脉,读不懂族谱专有词等。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其实不难,下面小谱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该如何一步一步读懂族谱。首先,读谱序族谱都有序,一般会介绍家族的变迁和发展历史以及编修族谱的时间、编修族谱的人员、为什么修谱以及介绍姓氏始祖。读了谱序,大致就能了解族谱是记录什么的,什么时间记录的,为什么要记录,什么人记录等问题了。其次,看世系以自家父祖为起点,纵向追溯,厘清始祖一条线。然后以本家一线为起点,横向并线,汇聚同宗成一支。第三以一个宗支为基点,横向并支,综合各支为一族。这样就能理清楚世系的关系,也能分得清主脉和支脉了。第三,查阅族谱专有词汇族谱中记载的词,一般都和平常的书面语不一样,比如,男子娶妻,在族谱中不说“娶”而说“适”。还有族谱中女子“挂线”一词,就是指将女子列入世系表的意思。可以查阅古籍或者族谱的书籍,如《谱牒文化》季刊,《修谱指...

  读不懂族谱,无外乎不懂这几个问题:看不懂世系,分不清主脉支脉,读不懂族谱专有词等。

  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其实不难,下面小谱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该如何一步一步读懂族谱。

  首先,读谱序

  族谱都有序,一般会介绍家族的变迁和发展历史以及编修族谱的时间、编修族谱的人员、为什么修谱以及介绍姓氏始祖。读了谱序,大致就能了解族谱是记录什么的,什么时间记录的,为什么要记录,什么人记录等问题了。

如何读懂族谱,族谱应该怎么读?

  其次,看世系

  以自家父祖为起点,纵向追溯,厘清始祖一条线。然后以本家一线为起点,横向并线,汇聚同宗成一支。第三以一个宗支为基点,横向并支,综合各支为一族。这样就能理清楚世系的关系,也能分得清主脉和支脉了。

  第三,查阅族谱专有词汇

  族谱中记载的词,一般都和平常的书面语不一样,比如,男子娶妻,在族谱中不说“娶”而说“适”。还有族谱中女子“挂线”一词,就是指将女子列入世系表的意思。可以查阅古籍或者族谱的书籍,如《谱牒文化》季刊,《修谱指南》《修谱百问》《中国家谱文化》《家谱与地方文化》《常州祠堂》等专著来了解更多族谱中的专有词。

如何读懂族谱,族谱应该怎么读?

  第四,看传记,明历史

  看各种人物传序,掌握宗族人物精英史。读本家世系世表的过程中,可能会看到本家直系先祖之精英人物,他们有的有传,有的有序,有的传序兼有。据此,可以至人物传序栏具体按房分按世次查找到。若有较好的国学基础,尽管是文言文、繁体字、无标点,也能对内容了如指掌;若国学基础稍差,能多读多揣摩,也能了解大概。有的家庭,其祖上精英人物可能有多个。就文体而言,不外乎传和序两大类,一般“传”是人物已故后在修谱时录入的史料记载,“序”是修谱时在世人物的事迹记载。无论传还是序,都是记述该人一生的突出事迹:或尊老爱幼,或夫妻和睦;或助人为乐,或排忧解难;或积极修谱,或倾情修祠;或热心公益,修桥铺路,或注重教育,教书育人。总之,一切为表现人物的闪光点,体现儒家文化理念,使后人读后觉得可敬可亲,视为楷模。

  人物传序,一般族人阅读稍有难度,修谱爱好者应有所涉猎,作为主编,应该通读,并且结合人物的支系、村落、世次阅读,找到对应的世表,理顺人物关系,把握历史脉络。

第五,看图记

族谱中图像一般都是为了让大家辅助了解族谱的,所以可以多看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读懂族谱。

读懂族谱,可以参照上面的五点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新修家族谱时,应该如何编写人物传记
在各姓氏宗族编修家谱中,人物传作为家谱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标准、范围、体式、排列均十分重要,而这些部分的写作却没有规范化,甚至会影响到家谱格式与家谱印刷,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写呢?一、为什么要编写人物传?宗亲们在阅览家谱的时候会发现,人物传是客观描述记录人物历史、生平与活动的记叙型文体。人物传在家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时周代的青铜家谱的鼎彝铭文,记录描述了古代先祖们的光荣事迹,逐渐产生了家谱中的人物传这就是人物传的起源。但随着朝代发展,之后的家谱是统治阶层依靠世系源流选官、确认门当户对婚娶之凭,就像是权贵往来间分配财产和掌控权利的工具,这时的家谱对人物传反而不太看重,并没有如何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宋朝以后。这时有许多家谱中加入了人物传为那些帝王将相等权贵树碑立传。特别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家谱,人们开始正视人物传,以正常的内容去描述人物生平,这时开始,修谱之中便有了编写人物传的习俗
· 如何编制族谱
先搜集关于这个族的资料,越多越好,然后根据辈分关系,先列出主要的,接着一点一点完善。资料很重要。修谱步骤与项目内容一览表步骤项目内容说明1拟定计划版本:精装、平装、光碟、网络时间:完成期限、工作时程预算:经费、人员范围:同宗、合族、家族工具:图表、问卷、电脑由发起人草拟计划大纲2组织章程组织委员修谱大纲责任分配发凡起例由编谱委员会议定细节3筹集基金一人负担众人分摊家族劝募申请补助公开销售组织内容大纲制作世系图表填写行实履历撰写名人家传考订姓氏渊源记录迁徙过程著录文艺著作附录照片图版其它次要内容依实际情况与资金需求决定基金来源4资料分析前修旧谱相关族谱族谱研究资料研究与过滤资料请教族谱专家善用各种资料与研究方法5寻找史料家谱文献世系资料出生、过世登记簿户籍、除户登记资料神龛祖先牌位家庙晋主名册祭祀公业章程、名册墓碑文字、坟葬座落方位讣文、疏文、功德簿长辈口述记录家传、年谱、纪念集老照片、录音
· 族谱该如何供奉?
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就是家谱。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以姓氏为“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来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供奉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纯洁朴素的祖先信仰。在中国,家谱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家谱是家族史,是家族的史料汇编,是史的一种,属于历史学范围,这已成定论。在家族概念淡化的今天,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行为规范也发生变化。家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
· 撰写家族谱中我们应该怎么样排修字辈
家谱中的行辈字派,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人名并区分辈分、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在进入家谱前发展了很长时间。作用是巩固宗族姓氏范畴内的姓。行辈字派,系一姓家族繁衍的伦理规范和文化密码,也是华夏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宗法制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以来,编纂族谱最重要的是确定字派,并规定族人为儿孙起名,均应与族谱中先祖定下的字派相对应,不可越雷池。姓是部落的名称,每个人用同一个姓,表示都是此家族里的人。后来种族繁衍、人口扩大,家族越分越多,又出现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门阀制度兴起,社会中很讲门第观念和家族出身,这时人们就考虑用名字来表示行辈。首先,表示行辈,尤其表示排行。常用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次、幼、少、元等,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作用一样,且一般在字中第一个字。长、元即排行第一,为长子,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汉司马相如字长
· 修谱时,封面上应该印家谱?宗谱?族谱?如何区分?
家乘一般作为谱的铭牌比较常见。修谱的时候,不信问问负责人,该给所编修的谱取个什么名呢,是叫家谱?宗谱还是族谱?可能有很多的负责人回答说:这不都一样吗?当然,小编先在此声明,其实在所修的谱上用家谱、宗谱、族谱都没有错的。虽然都没有错,但其中细微区别小编还是要在这里给大家理理清楚,以便更能准确地使用家谱、宗谱以及族谱这三个词。家谱家谱这个词,既有广义意义,又是狭义上的单一意义。平时人们口头上所说的家谱,就是一个各类谱的广义称呼,家谱包含有家谱、宗谱、族谱,以及家乘、谱牒。当然,小编这里提到的家乘不般不用做谱的名称,更多是作为一个称呼用在谱的扉页上,也用于谱局的一个标记而存在于谱上。谱牒一词则只会出现在谱的文献之中,泛指谱以及谱的各类资料总称,一般也不会用于谱的封面名称。所以家乘以及谱牒就不在这里详细讲述。家谱还有一个狭义上的叫法,单纯指家谱,即一个以小范围编修的谱的具体叫法。比如一个家庭因为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