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历史

历史

历史(现代汉语词汇,古典文言文称之为),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等。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之对象;一般说来,关...

历史简介资料
南北朝时期
历史相关文献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望江历史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望江历史,据汪洋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夏、
查看全文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黟县历史
安徽历史—黄山历史—黟县历史,黟县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
查看全文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八公山历史(一)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八公山历史(一),八公山是一座历史名山。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八公山扮演了十分醒目的角色,留下了
查看全文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八公山历史(二)
安徽历史—淮南历史—八公山历史(二),(二)八公山是一座文化名山。春秋战国时期的蔡楚文化、汉淮南国文化以及宗教文化
查看全文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青阳历史调查:历史渊源
安徽历史—池州历史—青阳历史调查:历史渊源,汉置陵阳县,县治陵阳镇,历时724年。陵阳镇位于今县境南部,自汉代起即为
查看全文
历史相关标签
历史
学科&术语
意识形态
家族谱大览
锦田乡历史沿革
此文叙述邓氏迁居锦田乡之来龙去脉及其历史沿革 锦田乡始迁祖 : 邓符协(宋) 散居地 : 广东省宝安县锦田乡等地 原书: 写本. 1966. [12]面.
浏览:100
1.台湾省各姓历史渊源发展研究学会会讯
原资料 : 台湾 : 台湾省各姓历史渊源发展研究学会, [1984- ].-册 : 肖像 据民国73[1984]3月1日之"第一期"资料编目
浏览:100
1.黄氏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之二 追根溯源 , 1, 上册, 1600-2007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金文世族谱 [4卷](别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专刊)
原书: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5[1936]. 2册. 注 : 此记录探讨古代姓氏之源流, 及演变之历史. 不含任何姓氏之族谱, 或世系资料. 散居地 : 中国各地.
浏览:100
金文世族谱 [4卷](别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专刊)
原书: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5[1936]. 2册. 注 : 此记录探讨古代姓氏之源流, 及演变之历史. 不含任何姓氏之族谱, 或世系资料. 散居地 : 中国各地.
浏览:100
金文世族谱 [4卷](别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专刊)
原书: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民国25[1936]. 2册. 注 : 此记录探讨古代姓氏之源流, 及演变之历史. 不含任何姓氏之族谱, 或世系资料. 散居地 : 中国各地.
浏览:100
历史导读知识
江西历史名人
江西历史名人
  江西省会南昌,简称赣,自古人文荟萃,出现的人物数不胜数,以语言划分江西人主要以赣语为母语。可以说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余年间,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有相关文献统计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10.67%,而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江西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在历史中的名人来看有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以及唐檀、钟绍京、董源、宋齐丘等历史人物,五代时期之后的人物更是有如:  宋朝: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朱熹、陆九渊、杨万里、姜夔、文天祥  元朝:朱思本、汪大渊、程钜夫、刘将孙、赵文、姚云文、曾允元、刘埙、陈苑、陈澔、刘时中、汪元亨、饶介、颜辉、方从义  明朝:邓子龙、朱权、魏良辅、艾南英、吴与弼、胡居仁、娄谅、罗伦、罗钦顺、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欧阳德、颜钧、何心隐  清朝:八大山人、魏禧、李绂、江永、蒋士铨、黄爵滋、陈宝箴、陈三立、文廷式  民国:傅抱石、詹天佑、邹韬奋、方志敏、胡汉民、李烈钧、张勋、张国焘、蔡公时
浏览量:2929次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
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裴姓是伯益的后代,伯益是4000多年以前舜的贤士。先是助大禹治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地下水的秘密,教会人们凿井取水。后来又助舜帝驯服鸟兽,得到了舜帝的褒奖和信任,舜帝特赐他为嬴氏。舜传位于禹,禹本把帝位禅让给伯益,但伯益在禹逝后三年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伯益的后人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原字为上非下邑)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河东闻喜裴氏家族氏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裴氏的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家族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为大将军以及3000多名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者,列入正史的裴氏子孙更是达600多人。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为第197位。
浏览量:1786次
骆姓的来源和历史
骆姓的来源和历史
骆姓,中华姓氏之一,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132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多以河南、会稽、内黄、洛阳、辽东、赣州、正安为郡望。 骆姓来源 源流一: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流二:源于嬴姓赵氏,出自商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祖名为氏 周厉王执政时期,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家族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子孙以祖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源流四: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瓯骆国灭亡之后,其国民中多有以先祖名氏为姓氏者、或以郡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源流五: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他骆拔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之后,佗驼拔氏族随之入主中原,在其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姓为骆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源于鲜卑族,出自唐朝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八:源于姬姓,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孙周坦,属于避难冒姓为氏 宋朝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有个孙子叫周坦,是南宋王朝的第一位状元,其次子周永泰入赘浙江诸暨东郭王氏,改冠郭氏,后曾孙郭德荣为避权臣韩侂胄之难改称骆德荣。从骆德荣开始,其后裔子孙皆改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金国时期,女真族中有两个部落,分别叫作散答氏族、独鼎氏族,后在元、明时期皆改汉姓为骆氏,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骆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浏览量:1505次
包姓的来源和历史
包姓的来源和历史
  包姓,中华姓氏之一,为三皇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包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2015年)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四位。  包姓来源主要有5种:  1、源于风姓包氏,《路史》记载出自远古三皇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  2、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上将军包胥的后裔  申包胥的后人,在周敬王十四年即开始以包字为姓氏,该支包氏自此开始,汉朝时成为汉族包氏,史称汉族包氏正宗。  3、《帝系谱》《世本》《三皇庙碑》《元和姓纂》载:包羲娶有蟜氏少典为妃。《国语》载:少典生黄帝炎帝;《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生伯夷父;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生氐羌。  宋朝时赐羌王榆龙琦姓包,名包顺,后裔形成羌族包姓。  4、源于伪托改姓,妄言避难改姓为氏  据说史籍《后汉书》记载:“西汉末年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但在各种版本的《后汉书》中没有查到有此记载!系攀附名门的伪说。  5、满族包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浏览量:1624次
闵姓的来源和历史
闵姓的来源和历史
闵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2位。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五位,人口约六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3%左右。 闵姓来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子子开,属于以谥号为氏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闵马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 氏闵马父,又称闵子马,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在闵马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闵马氏、闵子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闵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闵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鲁国汶上人(今山东鱼台大闵村),是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在著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中排列第二。在闵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闵氏、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宋国闵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闵邑,是夏、商时期的古有缗国所在地。有缗国君主为姚姓,是虞舜的后裔,属于东夷族世系。在齐桓公吞并了缗邑(闵邑)之后,留居故地的原宋国遗民(有缗国遗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闵氏,世代相传至今,就是金乡闵氏。 源流五:源于芈姓,出自西汉末期鲁顷王刘闵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汉王朝的鲁国藩王族,发派祖名叫刘余,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生母是程姬。末代鲁王刘闵家族,纷纷被迫改为他姓,如王氏、文氏、鲁氏等等,其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闵氏,世代相传至今。
浏览量:14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