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词条

晋代历史词条:

导语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的一个朝代,历史上属于六朝之一。而晋朝又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合称“两晋”。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266年司马炎篡魏定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艺术、史学、哲学、文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时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西晋皇帝世系: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

  东晋皇帝世系: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词条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