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在中国历史之中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也常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581年~618年)。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而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并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中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皇帝世系列表:
武元皇帝杨忠、文皇帝杨坚、炀皇帝杨广、孝成皇帝杨昭、恭皇帝杨侑、废帝杨浩、恭皇帝杨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