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在(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上承两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从南北朝建立的朝代来看南朝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而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从历史上看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在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南朝皇帝世系】
宋:孝穆皇帝刘翘、武皇帝刘裕、刘义符、文皇帝刘义隆、元皇帝刘劭、孝武皇帝刘骏、刘子业、明皇帝刘彧、苍梧王刘昱、顺皇帝刘准
齐:高皇帝萧道成、武皇帝萧赜、文皇帝萧长懋、郁林王萧昭业、海陵恭王萧昭文、景皇帝萧道生、明皇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
梁:文皇帝萧顺之、武皇帝萧衍、简文皇帝萧纲、昭明皇帝萧统、安皇帝萧欢、兴文皇帝萧栋、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
陈:景皇帝陈文赞、武皇帝陈霸先、文皇帝陈蒨、临海王陈伯宗、孝宣皇帝陈顼、长城炀公陈叔宝
【北朝皇帝世系】
北魏:宣武皇帝拓跋珪、明元皇帝拓跋嗣、太武皇帝拓跋焘、敬寿皇帝拓跋余、景穆皇帝拓跋晃、文成皇帝拓跋濬、献文皇帝拓跋弘、孝文皇帝元宏、宣武皇帝元恪、文景皇帝元愉、孝明皇帝元诩、隐帝元法僧、殇帝元氏、少帝元钊、文穆皇帝元勰、孝宣皇帝元劭、武怀帝元子攸、顺帝元颢、惠哀皇帝元晔、先帝元羽、节闵皇帝元恭、顺文皇帝元朗、武穆皇帝元怀、孝武帝元修
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拓跋廓
北齐:献武/神武皇帝高欢、景烈皇帝高洋、废帝高殷、武成皇帝高湛、灵炀帝高纬、元成皇帝高延宗、殇皇帝/幼主高恒、末帝/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文帝宇文泰、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