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7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324 |
1995年 | 322 | 1987年 | 306 | 1982年 | 393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腾姓 起源
腾姓主要源自:姬姓。
腾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据史籍《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为“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与“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水足田广的膏腴之义。该支滕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与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于古滕州一带。
古代滕州(今山东滕县)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仍可见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腾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的封地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东滕县)成为商朝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蚕玄鸟(乌鸦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该处。据史籍《万姓统谱》、《广韵》等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后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绣(字错,史称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建立了滕国,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历史文献《滕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直到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将兄长驱赶到齐国,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自称宋王偃。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为王,称宋康王,史称宋末君。这位宋康王十分好战,当时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他四处用兵,八方征讨,在期间一举灭了滕国。在史籍《史记》中记载:“宋康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滕国灭亡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期望考古的新发现。末代滕国君主称滕伯,名叫姬文。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
该支腾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腾姓起源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大司空陆腾,主语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陆腾,为北周政权的大司空,祖籍为代北鲜卑拓拔部人,高祖为拓拔·俟,是北魏王朝的东平王。陆腾就是拓拔·俟的玄孙,以汉姓陆为姓氏。在陆腾的后世子嗣世系中,在隋、唐之际多有人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分称腾氏、滕氏两支,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腾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姓氏字经常混用。
腾姓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时期西燕慕容部叱罗氏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公元385年,前秦皇帝符坚被杀,而原来前秦统治的区域也划分为了很多个小国家。慕容垂反叛后率军攻打邺城,符坚的儿子符丕抵抗了很长时间后终于不支,率部退往并州。而慕容垂也占领了邺城,但是此时的邺城已经被打的稀八烂了,慕容垂觉得继续留在邺城还不如退往北方。因此率部北上,在击败了其它的鲜卑人后占领了龙城,定都于此。恢复了“燕”的国号,历史上称为“后燕”,而他的世敌符丕退往并州后宣布继承大统,成为了前秦国的新一任皇帝。叱罗·悉罗滕归附慕容垂之后,被后燕国主慕容垂任命为尚书郎。叱罗·悉罗滕的后裔子孙,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浪潮中,有取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姓者,称滕氏、腾氏,逐渐汉化,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腾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
腾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沙喇图鲁腾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沙喇图鲁滕氏,亦称沙喇图鲁腾氏,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latuluteng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喇图鲁滕氏多冠汉姓为滕氏、腾氏、鲁氏、陆氏等。
腾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齐克滕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齐克滕氏,亦称齐克腾氏,满语为Cikteng Hala,汉义“箭杆”,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齐克滕氏多冠汉姓为滕氏、腾氏、齐氏等。
腾姓 名人明星
腾格尔
腾姓 姓氏源流
一、腾(騰)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鱼台、平度,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傣、土家、阿昌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清通志·氏族咯》亦收。《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云:“腾本姓滕,避难改焉。今开封有此姓。”汉代有腾是,长乐谒者;又有腾抚,北海相;元代有腾香;清代有腾云辉,任千总,祀昭忠祠。
腾姓 历史名人
腾姓古代名人
滕文公战国,戰國時「滕國」國君,公元前599年繼位,乃滕國諸君中史書記載最多之國君滕撫,-,漢順帝時期名將,滕胄,-,漢獻帝時期著名文人,滕胤之父;博學善文,孫權待以賓禮。曾任京兆尹,滕耽,-,漢獻帝時仕吳之「右馬司」,滕胤之伯父,滕胤,-,三國時期吳國人;少有節操,剛成年即娶公主為妻;孫權稱王後,封「都亭侯」;歷任丹楊太守、吳郡太守和會稽太守;孫亮繼位後,出任太常、大司馬,滕延,-,漢桓帝時北海郡人,後來曾任「京兆尹」,有政績,世人稱之為長者,滕牧,-,三國時期吳國人;官至「衛將軍」:其女嫁與吳王孫皓而貴為皇后,滕皇后,-,滕牧之女,嫁與吳國末代王帝孫皓,滕修,-,晉代名將;先任「廣州刺史」,晉為「安南將軍」,封「武當侯」,滕含,-,滕修之孫,東晉大臣;功封「夏陽縣開國侯」;歷任「平南將軍」、「廣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孫,滕含之弟,為「交州刺史」,滕恬之,-,滕修之曾孫,歷任「晉陵太守」、「黎陽太守」等,官至「龍驤將軍」,滕峻,-,為「桓溫都護」,滕演,-,晉「秘書監」,滕令琮,-,唐代開元初「國子」「司業公」,滕昌佑,-,五代十國時期名畫家;繼承唐代尚華麗之風,善畫花鳥魚蟲,尤以畫鵝鴨稱,滕宗諒,-,字「子京」,宋代岳州(今湖南岳陽)知府,即范仲淹之《岳陽樓記》中開首曰:『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而廣為人知;,滕茂實,-,字「秀穎」,北宋進士
-
氏族谱
腾越厅志(全) (405页)
不详
-
氏族谱
腾越州志(全) (225页)
不详
-
李氏族谱
腾冲青齐李氏宗谱 [5卷] (352页)
云南·腾冲...等地.
-
李氏族谱
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 (435页)
云南·腾冲...等地.
-
李氏族谱
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 (578页)
云南·腾冲...等地.
-
王氏族谱
腾冲王氏族谱 (232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40、15567东留杨梅岗.化孙一彼云一腾科一兆金 (12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26、15386中赤乡上赤.化孙一彼云一腾玉一全上公 (489页)
不详
-
氏族谱
六家林屋腾蛟岭族谱 : 耆宿公派下 (1044页)
台湾·新竹...竹东镇等地.
-
李氏族谱
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 (1152页)
云南·腾冲...等地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27、15464中赤乡育平.化孙一彼云一腾玉一全上一法宪系 (14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44、15586(一)广东五华迁武平达辈.化孙一祥云一腾辉一达辈 (15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31、15529东留苏湖.化孙一彼云一腾益一贵上一昊清 (86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32、15546民主乡坪畲村塘肚里.化孙一彼云一腾玉一全上一昊轩 (41页)
不详
-
张氏族谱
武平张氏--15555.35、36、37、38、东留中背潭(封下).中山镇上岭村.化孙一彼云一腾益一启传(岩前.) (158页)
不详
-
氏族谱
安徽省-006休宁县志八卷 图一卷 清 廖腾煃 修 清 汪晋征 等纂 清康熙二十九年刊本 (1428页)
安徽·
-
氏族谱
湖溪村志 [不分卷] (210页)
浙江·东阳市胡溪村等地.
-
喻氏族谱
喻氏族谱 [3卷,及卷首] (2586页)
江西·万载...等地.
-
马氏族谱
马氏宗谱 [15卷] (80页)
湖北·英山...等地.
-
马氏族谱
马氏宗谱 [15卷] (42页)
湖北·英山...等地.
-
图说百家姓姓氏图腾,有你的姓氏吗?
2021-03-01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姓氏通过汉字来呈现,而汉字的一种重要字形来源,就是象形字。象形字最早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比如田字:田字,像不像一块块阡陌纵横的田地?人们看到这个字,那么不知道怎么念,也能联想到这是在说田地。远古时代,老百姓基本上不读书,更不会写字,但是大家有眼睛,能看,所以用图画,或者图画演变来的象形字来传达意思就成为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时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族人,并能通过祭祀等仪式获得它们的勇气、能力和技能。有些氏族就把远古的图腾与本族姓氏相结合,慢慢演化出形象化的姓氏文字图腾,以提升宗族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姓氏图腾:观郡望所在,寻姓氏起源。看堂号演变,知家族历史。更多姓氏家族知识,尽在族谱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
-
首届中华姓氏图腾文化论坛在厦门举行
2020-05-28
首届中华姓氏图腾文化论坛在厦门举行,近日,以“传承图腾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助力姓氏申遗”为主题的首届中华姓氏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