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汉江之畔,原名米家庵,是纪念中国古代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米公祠始建于元朝,扩建于明朝,是襄阳市境内标志性景观之一。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
米公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参天。画廊里陈列着米苏黄蔡遗墨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米公祠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明、清代古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