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汉代的虎贲军有多强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3
转发:0
评论:0
揭秘:汉代的虎贲军有多强悍?,时间的风烟消散了多少恩恩怨怨,多少尘世喧嚣都成过往云烟。拨开层层叠叠的历

  时间的风烟消散了多少恩恩怨怨,多少尘世喧嚣都成过往云烟。

  拨开层层叠叠的历史画卷,有些如不朽的丰碑坚若磐石屹立在时光的港湾,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不可多得的财富。

  每一次朝代更迭,每一次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横空出世,都离不开你争我夺的打打杀杀,胜者为王,败者寇,而所有的所有无不依托一支支强悍素质全面的军队做坚实的后盾,于是,那些英雄与军队便脱颖而出。

  汉代,中国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文化和经济都较之以前繁荣富强。因为是一方沃土,艳羡周围的目光,特别是匈奴,生在草原剽悍野蛮的游牧民族。朝廷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为了边关的长治久安,不得不建立一支足以抵挡千军万马的军队,虎贲军走进历史的舞台,很快发展成为一支神话般的传奇演绎,给当时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在后世被万古传扬。

  (一)名字由来

  虎贲(hǔbēn),九锡(cì,通“赐”)中的一种赏赐,是皇帝赏赐给诸侯,大臣有特殊勋章的九种武器,可以说是最高的鼓励和奖赏。

  贲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好像老虎一样勇猛有力,打起仗来,如同猛虎下山追逐四散逃脱的野兽,不可阻挡,声势浩大。

  “虎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牧野之战中。史料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意思就是说:周武王的战车有三百多辆,手下的士兵不多,但个个英武,好像老虎冲进羊群,战无不胜,英武强悍。《集解》引用孔安国的话:“虎贲,勇士骼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

  汉武帝时,虎贲军发挥超常的能耐,为他江山稳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于是将“虎贲”改为“虎贲军”。

  能被成为虎贲的人和军队 ,都骁勇善战,智谋双全。后来,历朝历代,把军中善战骁勇,有勇有谋的,都成为虎贲。虎贲军成为军队最强悍最精锐的代名词,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特种兵部队。

  (二)军队构成

  《周礼》记载,夏朝的官员有被称为虎贲氏。发展到汉代设立虎贲中郎将、虎贲郎。

  虎贲军有军中骁楚者,勇士组成。

  从汉平帝元年开始又更名为虎贲郎,是中郎将统领,每年安家费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级别很高,皇帝身边近臣,待遇也很高。二千石相当于我们今天省委书记兼省长的工资。

  到汉武帝时期,虎贲军发展到极点,当时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编成一个军队,起名叫虎贲军。然后,立虎贲校尉为军事长官。虎贲军权利极限很大,不被任何人节制,有点似明代的特务组织锦衣卫,仅仅听命于皇帝一人。

  其中规定,凡是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者,因为军中作战而亡,父死儿子继承,儿子死后子孙可以世袭,是最高的荣誉和奖赏。

  在古代,特别是名将,名士都特别注意这个称号。

  直到唐朝以后,这种世袭制度才被废除。作为皇帝的敢死队,同皇帝息息相关,是帝王的盾剑,决定王朝的兴盛走向,战斗力极强,作用极大。

  (三)武器装备

  虎贲军士兵或执戟或持铩。《文选·张衡》:“郎将司阶,虎戟交铩。”

  戟,读“jǐ”,我国独有的古代。合戈、矛为一体,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好像是戈又不是,兼有戈的能横击、矛的能直刺,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最早用于战国时期,当时多为青铜戟,大量用于车战,为“车战五兵”之一。到西汉时代又出现了钢铁戟,是汉朝步兵和骑兵作战格杀的重要武器。

  铩(shā),是一种长刃矛,由铍演变而来,跟铍不同在于,铩在茎柄与刀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分为长柄的和短柄的,铩长一般为25至30CM,镡宽约10CM。

  有个著名的成语铩羽而归,意思是垂头丧气大败而回,这里的铩就是这个词。

  (四)辉煌战绩

  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三千虎贲军大败三十万匈奴军。

  汉武帝时,北匈奴王率15万大军挺进西汉。气焰嚣张惹怒了好斗的汉武帝,于是派遣三千虎贲军夜袭匈奴,击溃匈奴大军,且奔袭到营地两万匈奴士兵,接着沿途追击杀两万,追到老窝杀三万,最后见敌军就杀,一直到杀死北匈奴王,逼迫匈奴军队后退几千里,不敢来犯。

  可见,虎贲军的虎虎雄威,所向披靡,英勇无畏。

  (五)最终结局

  元朝,设置虎贲亲军都指挥司,官为正三品,相当于万户,总部为都指挥使司,皇帝直接管制,不听命于别人。

  明朝也有,后来出现锦衣卫,东厂,虎贲军逐渐弱化。

  随着朝代的更迭,完全有皇帝一人节制的虎贲军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此后的战役中对作战勇猛无比的军队都冠以虎贲军称号,因此有虎贲师、虎贲团、虎贲营等之荣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西周和东汉虎贲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虎贲军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只禁卫军,它发源于周代,后世还成了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叫虎贲的禁卫军都是擎天一柱,和西周的虎贲军比起啦东汉的虎贲军打仗、做人的差距就大多了。西周虎贲军的成名作是牧野之战,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发起试探性攻击后,三千虎贲军如同奔驰的猛虎一样冲垮了商纣王的大军,“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打得商朝大军“血流漂杵”,让商纣王在战败后而死(也有说法是被周武王阵斩,商纣王不守城死磕是因为牧野附近就没有城墙)。后世的学者解释虎贲一词的来历是:“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就是像猛虎下山一样冲锋的猛兽。商纣王死后,以虎贲军为核心的西周部队在三天之内杀死了纣王的猛将方来,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四路大军扫荡亲商势力的壮举。周武王死后,周公旦也带着虎贲军为首的西周部队重创了东夷人,仅仅对“熊赢之族”就取得了征服17国、“俘惟九邑”的战绩...
· 虎贲
沿革早期泛指据《周礼》记载:“有虎贲氏,掌领虎士八百人,军旅会同,君宿于外,则守王闲。”,先秦至汉初“虎贲”一词泛指精锐武士,其中“贲”通义“奔”,意指其有如老虎的奔走。据传王莽辅政时,以古有勇士孟贲,所以改奔为贲。汉武帝建置北军校尉时,其中之一为虎贲校尉,主要掌管战车部队,同样是用虎贲勇猛迅速之意,但是这仍不同于后来确立的虎贲军的概念。建置确立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微服出巡期间,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始开始设置期门。当时期门并没有特定编制人员,最多可至千人,以期门仆射领,秩比千石。西汉末年,汉平帝元始年间,乃将期门更名为虎贲郎,并设置虎贲中郎将为统领,秩比二千石,建制与地位都得到了确立。东汉初年,期门之称曾再次出现,不过很快又被虎贲替代。汉制,天子有虎贲作为卫兵,而王侯则有名为旅贲的卫兵,而权臣如受“九锡”,其中之一就是虎贲卫士。凡是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
· 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之一虎贲军有多强?一人能抵夏朝挡50个
历史上最强四大军团:虎贲军一人能抵挡50个,岳家军垫底!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关于3000虎贲军战15万匈奴军的故事,相当于是以一抵挡50人,后来,使北匈奴向北撤退数千里,不敢来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十大军队中的第一位。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的军队。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一统江山,兵威之猛,世所罕见,排名第二应该是没有争议了吧!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其武功极盛时曾远达里海地区。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他开国的一大利剑就是“玄甲军”。唐夏虎牢之战,李世民率领数千唐军与十几万夏军对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军”。一提到岳家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俩字:能打。在很多人的眼中,岳家军从来就没打过败仗,可以说“旌旗所指,所向披靡”。但比如前面的三个军队还是只能垫底。
· 多氏由来:汉代多军
关于汉代多军,《史记》及《汉书》载,原系汉武帝时东越国一名将军(推测应为秦人多氏南迁后代),武帝元封元年,东越国反抗汉朝,汉武帝派兵讨伐,多军弃军归顺汉朝,被封为无锡候,建无锡侯国。到了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在汉武帝宫廷发生了巫蛊事件,太子刘据被逼带兵逃亡,多军的儿子多卯已袭爵无锡候,受命与赵文王一起带兵追击,但由于同情太子,到弘农时就放弃了追击,获罪,除去无锡候爵位,交了恕罪金,没被进一步追究责任,无锡作为候国的地位被废除,复置无锡县。而无锡一带,在汉初属会稽郡,在三国至隋唐时期属丹阳郡,郡望之说兴起于南北朝到唐代,多氏郡望定为丹阳郡,可见多氏家族在丹阳郡一带居住时间较长,且比较兴盛,这些人应为无锡候多军、多卯之后。
· 揭秘历史上的戚家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大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厉害的军队,而明朝抗倭战争中的戚家军战斗力最强大,创造了敌我伤亡比例超过200:1的战争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戚家军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为何戚家军人数虽少却对倭寇保持如此巨大的战斗力优势?“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被改任为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务。他加紧训练义乌兵,并加强了海防建设。网络配图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一两万人乘坐数百艘船大举入侵浙江。十九日,倭寇在象山口东塔、奉化西凤登岸,进至宁海一都团前。二十二日晨,戚继光率领主力部队赶赴宁海。倭寇得到这个消息,就另分三路进犯空虚的台州,一路500多人入侵桃渚,一路2000人泊于健跳圻头,还有一路500多人进犯新河。戚继光分析之后,认为桃渚、健跳之敌威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