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2022-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08
转发:0
评论:0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2021年的新生儿取名情况以及爆款名字。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泽、梓、子、宇、沐等。与2020年相比,汐、芮、霖、航等字受到青睐。你知道古代是如何取名的?古代又有哪些常用的名字吗?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古人怎么想到起名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父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上古时期比较简单,如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到先秦时期,起名的讲究开始多了起来。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

近期,公安部公布了2021年的新生儿取名情况以及爆款名字。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泽、梓、子、宇、沐等。与2020年相比,汐、芮、霖、航等字受到青睐。

你知道古代是如何取名的?古代又有哪些常用的名字吗?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

古人怎么想到起名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父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上古时期比较简单,如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到先秦时期,起名的讲究开始多了起来。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 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 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而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 他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申縭的取名原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起名风俗,其核心是“避讳”。中国封建时代姓名避讳风气大流行,最早正是始于先秦。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汉代取名流行用“单字”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二名非礼也”。与先秦相比,汉代的取名风尚又有了不小的变化。尊老、称谓、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成为汉人取字时的首选,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四字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等字。如《盐铁论》执笔人桓宽,字“次公”;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取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的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的是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也除去“陵”字改成了单字“弗”。取单字名之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 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也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时期单字名才被冷落,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青睐“之”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 取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取名出现两大特点,一是助词“之”受宠,名字带“之”成时尚;二是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名字中都有“之”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取名字时仅次于“之”字的,还有一个“僧”字。如南朝梁有一名将领叫王僧辩,梁武帝的医师叫姚僧....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宋代出现“五行”“八字” 配合起名

到唐宋时期,予臣、 汝、友一类称谓字以及可、如、斯、也等一类语助字, 开始受到青睐。

宋人取名还出现一 种复古倾向。汉代的尊老字,如“老、叟、翁”等常入名中,如《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 的作者叫魏了翁。

在宋代及以后,取名时人为设置的限制明显多了起来。除了考虑传统的避讳,取名时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等等。这其中,以“生辰八字”与“阴阳五行”配合入名最为流行。所谓“八字”又叫“四柱”,即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 时和干支组成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四柱加起来刚好是8个字。而“五行”则由金、木、水、火土5个字组成,代表不同性质的物质。

依“八字”原理,命里缺啥取名时就补啥。如命里缺“火”,就会取带“火”的字。明太祖朱元璋的接班人、惠帝名“允炉”,就是因其命里欠火,取名时才找一个带火的“蚊”字。

宋代取名的另一大变化是“字辈取名制”开始流行。中国谱系最完整的孔氏族谱,就是从北宋元丰年间开始编修的。

字辈取名也叫“世代排名”。在宋以前,虽有以字辈取名的现象,但并不普遍。在宋以后,这取名方法便成为古人取名的主要手段,凡同宗同辈者,皆用一个固定的字入名。

到了明代,字辈取名制普遍流行。明惠帝朱允坟名中的“允”字,便是辈分字。当年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各20字辈分,太子一支是:“允文遵祖训, 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逄吉,师良善用晟。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元代流行“数字”入名

“莺莺” “圆圆”等重字双名被视为身份低贱者用名

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代最为流行。元末起义军首领之一的张士诚,原名“九四”,“士”是一读书人献给他的。据说此名其实是骂他的,语出孟子》:“士, 诚小人也”,另外断句就是, “士诚,小人也”,暗讥张士诚不学无术。

这种数字取名风俗,实与朝廷政策有关。在元代,汉人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等来称呼,这大概是古代姓名管控的特例。

唐宋以后,人们起名尽量考虑稳当、平安,忌与帝王、坏人等重名,不用凶字、坏字。北宋徽宗时, 江西平乐县有个叫“孙权”的人,与三国吴主同名,因此被举报图谋不轨,“寓意僭窃”。

不产生歧义也是古人取名时要注意的。《明 皇泳化类编》记载,有个学子名叫孙曰恭,参加永乐年甲辰廷试获第一名。朱棣看到名字后不乐,觉得“日”、“恭” 二字加起来似“暴”字,硬把状元给了第二名邢宽,孙曰恭变成了榜眼。

像现代流行的重字名、姓名同字同音,也是古人所忌讳的。名字重字又叫“双名”,在古人眼里是身份低贱者用名,一般侍妾、青楼女子多双名,如元稹妾名“莺莺”、秦淮名妓“陈圆圆”。

女子双名读起来,让男人有一种愉悦感,有身份的人,特别是男人不取重字名。

除了避用不雅字,古人取名时还很在意字的声调,取“双声叠韵”字入名,这样读起来音节响亮,音韵哑仄的字,寓意再好,结构再美,也尽量不用。

2021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古代是如何取名的?有哪些常用的名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多地公布新生儿爆款名字,古人取名有哪些原则?
近期,多地公布2022年新生儿爆款名字,总体发现,往年盘踞排行榜首的“梓轩”“梓萱”等偶像剧风的名字不再“独领风骚”,更多的是“沐”“泽”“辰”“玥”“心”等字,如安徽合肥出生登记的男孩中,“沐辰”位居榜首,出生登记的女孩中“沐瑶”稳坐榜首,一诺、沐妍紧随其后。自古以来人们就比较重视取名,而名字作为一种文化,也能体现出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现象,那么古人取名有哪些原则?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根据《左传·桓公六年》的记载,古人取名基本上要遵守五条基本的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其中有信,是指以身体上的一些先天特性来取名的,比如身上的胎记,手上的指纹;有义就是指名字是有意义的,比如周文王名“昌”,周武王名“发”,因为“昌”和“发”都是祥瑞的字,这就是有义;有象,是指以外貌特征外命名;有假,是指假借身外之物的名字来命名;还有就是有类,鲁桓公的儿子与其同日生,所以起名叫“同”,这...
· 2018新生儿爆款名字大盘点:最后欢迎的竟是这三字,还可用支付宝查询新生儿同名率哦
一年过去又有许多新生儿诞生身边的准父母朋友一定会在微信群、朋友圈发信息:求帮我儿子/女儿想个名字除了日常迷信外不重名成为取名的重要考虑因素那么,2017的新生儿中叫什么名字的最多呢?近日,江苏苏州一家科技公司发布《2017新生儿名字大数据年度榜单》据统计表明在500万新生儿名字中最受欢迎的字依次为“轩、涵、梓”男宝宝名字前三是:子轩、浩然、嘉轩女宝宝名字前三是:梓涵、梓萱、子萱网友说:@小苏打Lucien:不敢想象50年后这些叫紫萱、浩然的跳广场舞。@胜英酱:我们班一年级小朋友,有雨萱、语萱、雨濛、雨韵、雨彤、雨珊~~开学花了一个月才把全班认全@悠然加乐:所以领导、高管、知名人士,很少会出现“子轩、浩然、嘉轩、梓涵、梓萱、子萱”,省长叫“子轩”,知名人士叫“梓涵”…听起来像吗?@张津辉:建国,建军,国强终于被他们取代了@大玩具super白:所以我决定以后给我儿子起名叫白建国,这样就会和他同...
· 看看古代人是怎么取名字的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取名字的目的是要去他人区分开来。古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所谓“幼名,冠字”,生则有名,长则取字。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简化使用和便于统计,取消了字,而只保留了名,因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名字,也就是姓名。以前穷的时候可能不太在意名字怎么取,也许是随口就来,怎么顺怎么叫,生活环境,文化水平都影响着人们的名字。有些人也喜欢起一些带有生僻字的名字,但是这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考验了,这种名字并不容易被记住,可能还有反作用甚至反感,毕竟起名不是比谁更会查字典。下面欣赏一下十位古人的美名:颜回,字子渊,也称其为颜渊。一个“回”字很简单,但是联系到其人的品德就有一种很高雅的感觉。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一个弟子,能甘居陋巷不改其志,完全符合孔子心中“礼”的标准。“回”字也有到最初的地方的意思,也和追崇周礼能挂上边。颜回这个名字,美不在其形,亦不在其声,只是够简单,够原始!高渐离,战国末期...
· 梁姓好听的名字有哪些?
梁姓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家中有小孩子出生,是个女孩,想取个好听的名字,请宗亲们给些建议。即刻扫码,参与梁氏家族话题讨论!
· 不想让孩子名字烂大街!看看正确取名的方式
从古至今,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张名片,让人如沐春风,如沈柔,柳如是,林黛玉,沈醉,纳兰容若,林徽因,苏曼殊,上官婉儿,鱼幼薇……,单单一个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所以取好名字名字是很重要的事情。姓什么是出生就固定的,而名则是父母长辈取的。能否取好一个名字,则考验取名者的学识水平,有时候,孩子的名字,则暴露了父母的阶层。之前有新闻报道,“子涵,“子轩”一个班5,6个人用这个名字,在点名的时候,弄的老师很懵。在2020年以来,男孩叫“梓睿”的数不胜数,几乎是常年霸榜。其他的如宇轩、梓轩、梓豪、俊宇也是非常的多。女孩里面叫“梓晴”的多,其他的像语桐、芷晴、思颖、乐怡的很多。有网友评论,这很明显是读低劣网文太多的父母,才给子女取这种网文味的名字。还有一些人,盲目追求个性,在字典里找一些生僻字,繁体字,结果给孩子造成了困扰,甚至还有“王者荣耀”,“春秋战国”这种不伦不类的名字。如何正确的取名?1,跟随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