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0/a617c7ff-297d-4f53-9175-fa4025c2de7b.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0/4804dd27-e054-4682-b8fc-5f7cd2995e8b.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0/30d2fc92-3ca4-4226-b2c6-c9b873e0d5ab.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0/0644e2f5-3481-45a5-b218-b878597aa341.png)
硃卷
起源名称源于北宋初年的誊录,主要是防范考官认识考生的字迹而作弊,而有专门的誊录人誊录考生的试卷。但此法还不能很好的杜防舞弊。到了明朝,开始规定各类人员用不同颜色的笔。其中誊录生用朱笔,区别于考生的墨笔。组成清朝政府规定硃卷由履历、科分页、考试文章那个三部分组成。其中履历表一般包含考生本人的履历、本族谱系以及师承关系,一般要记录姓名、字号、行第、生年、籍贯、户籍、住址、功名、撰述。师承又分为受业、问业、受知三种。有的甚至还载有同窗好友的简介。而科分页主要是考生本科科份、登第名次、同考、主考或总裁官的姓氏官阶以及该房原荐评语。考生的文章则指的是考题、答案和简要批语。
起源
名称源于北宋初年的誊录,主要是防范考官认识考生的字迹而作弊,而有专门的誊录人誊录考生的试卷。但此法还不能很好的杜防舞弊。到了明朝,开始规定各类人员用不同颜色的笔。其中誊录生用朱笔,区别于考生的墨笔。
组成
清朝政府规定硃卷由履历、科分页、考试文章那个三部分组成。其中履历表一般包含考生本人的履历、本族谱系以及师承关系,一般要记录姓名、字号、行第、生年、籍贯、户籍、住址、功名、撰述。师承又分为受业、问业、受知三种。有的甚至还载有同窗好友的简介。而科分页主要是考生本科科份、登第名次、同考、主考或总裁官的姓氏官阶以及该房原荐评语。考生的文章则指的是考题、答案和简要批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清代硃卷集成
背景硃卷是记载清代科举考试的历史文献,但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内忧外患,这方面的资料散失严重。为了保存文化典籍,张元济、叶景葵等在上海创建了合众图书馆。并从海盐朱氏寿鑫斋购买其所藏的2000册硃卷,后又有吴县潘氏砚楼捐赠了1000余册。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合众图书馆改为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后又与上海图书馆合并。此后仍不断收集,到九十年代初共8000余册。在1992年,顾廷龙将这些汇编起来,由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成书为《清代硃卷集成》。
· 薄仁山乡试硃卷在济南长清出现
2009年底,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大刘村居民薄庆三携带祖上珍藏的一册乡试硃卷,到利津县北岭乡薄家庄(含福寿、康宁、维新、和平四个行政村)寻亲。这册乡试硃卷的主人薄仁山,字怡园,又字彝元,山东武定府利津县薄家庄人,清朝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顺天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己酉科大挑一等,江苏即用知县。薄庆三家藏的这册乡试硃卷,载有薄仁山参加顺天府乡试的三篇文章《慈者所以使众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产听郑国之政》和诗作《赋得石上泉声带雨秋》。卷前则详细载录了薄仁山的本族谱系,师承传授,中式名次,主考官姓名、官阶与批语等,并注明其为“顺天乡试中式第二百二十六名,保和殿复试第一等第二十九名”。在科举考试中,考生用墨笔亲自书写的卷子称为“墨卷”,试卷密封后由誊录人员用硃笔重新誉写的卷子称为“硃卷”。硃卷的作用是使考官无法辨认应考者字迹,以防止在阅卷过程中舞弊。清代新中式的进士、举人往往...
· 卷
其他用途除了指丛书的其中一本外,卷还是以下物件的量词:书、画、纸卷:一卷书、一卷纸卷状食物:一卷寿司卷状衣被:一卷绵被、一卷布参考文献^金常政.百科全书的故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03:74–75.ISBN7501326231.
· 长卷
形状全体长6-7尺(180-210cm)、柄长3-4尺(90-120cm)、刀身约长3尺(90cm)左右、形状大约像刀柄较长之大太刀(野太刀)、重量较重(5-7kg)。历史长卷大约是在江户时代中期出现的,在现在则是古兵器收集者的收集品之一。参见日本刀
· 花卷市
地理山:早池峰山、驹头山河川:北上川、丰泽川、猿石川、稗贯川(日语:稗貫川)、葛丸川水库:丰泽水库(日语:豊沢ダム)、葛丸水库、早池峰水库(日语:早池峰ダム)湖沼:丰泽湖(日语:豊沢湖)、田濑湖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1.zupu.cn/static/mweb/img/kfer.jp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