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赵家大门和赵氏族谱中的轶事传闻

2016-08-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31
转发:0
评论:0
赵家大门和赵氏族谱中的轶事传闻,    南运河两岸民风淳朴,古韵悠然。依傍在古运河畔的陈官屯镇,经过漫漫岁月,
  赵家大门和赵氏族谱中的轶事传闻
       南运河两岸民风淳朴,古韵悠然。依傍在古运河畔的陈官屯镇,经过漫漫岁月,积淀的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其中包括清代嘉庆皇帝钦命建造的“赵家大门”和大门里的轶事传闻。
  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赵家大门”,是一座门式的清代节孝牌坊,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据赵氏家谱记载,节孝牌坊建在赵家五门族人的胡同口上,即成为赵家大门楼,高5米,宽4米多。此节孝牌坊坐北朝南,砌五级石台阶,门两侧是一对石狮子,“节孝无双”的匾额镶嵌于牌坊之上。大门左右有木刻的框对,上联是“瀛海礼仪新泽教”,下联是“临淮事业旧家风”,横批为“继往开来”。胡同里又有二门,其框对上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下联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横批为“文光射斗”。纵观整体彩绘鲜艳,精巧别致,肃穆典雅。
  牌坊门口有拴马石,有钦赐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牌和节孝碑,门口前面特辟三亩多空旷的场地,逢年过节乡间的花会必到此撂场演出。每有静海县衙新的县官上任必须来“赵家大门”拜谒,以示对“节孝牌坊”的尊崇。
  据陈官屯赵氏家谱记载:其赵氏先祖从明朝永乐年间由安徽凤阳府临淮关感应乡迁居于此,安家立业,繁衍生息,成为一大家族。第八世孙弘绍,康熙六十年(1721年)生,雍正十一年(1733年)去世,年仅十三岁,幼年时被父母订为娃娃亲,未婚妻是天津市人姓金。金氏康熙五十六(1717年)生,得知弘绍病故前来吊唁,其金氏善良贤惠,虽不识文墨,却深明孝悌礼仪,看到弘绍一死,其父母以后无人赡养,便动恻隐之心。毅然决定,虽未和弘绍结婚,但一生侍候公婆,尽儿媳之孝道,从此,冬则温,夏则清,日则躬耕田园,夜则拾掇针线,任劳任怨,历经苦难艰辛。曾经有人劝其改嫁,却丝毫不动失志守节尽孝的决心。从黑发青年一直到白发老妪,将公婆养老送终后,过继嗣子为生,待嗣子如亲生,抚以慈、教以谆,培养嗣子成人后,金氏于嘉庆九年(1804年)故去,享年八十八寿,嗣子九世孙,鹏远,嘉庆已卯科副举人,道光辛卯科恩赐第二名举人。
  当时,金氏守节尽孝,教子成人有方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嘉庆年间,时任静海县教谕(负责弘扬儒学思想教育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赵士机,为金氏的行为所感动。写表文上书朝廷给予敕封。嘉庆皇帝也为金氏这种世间少有的节孝品德深表赞扬,下旨钦赐银两建造节孝牌坊,并赐屯南大路西良田七亩,敕授金氏为安人。静海县教谕赵士机奉旨崇祀节孝祠,负责承办建造牌坊,并亲书“节孝无双”四个大字的牌匾悬于牌坊之上。牌匾右侧竖写“静海县儒学教谕赵士机为”,左侧竖写“孝女节妇金氏立”。牌匾中上部盖有汉文、满文一体的“静海县印”印章。从此,这座彰显旧时妇女节孝,弘扬“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的牌坊,沐浴韶光岁月,静静矗立于运河边一百多年。
  古人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尽管赵家大门里的族人都以务农为业,却谨承家风,户户都着力培养读书人,格守重礼兴文,崇尚德行,积极向上的家族精神,为做人标准。因而从嘉庆年间立金氏节孝牌坊后,“赵家大门”里又出现了不少人物。
  据家谱不完全记载,赵家大门(私塾)培养出秀才以上39位,其中赵家大门族人占28位,包括秀才、举人、县令。
  十三世孙鲁源,优禀贡生(学习优秀,经官府批准由国家出资培养的学生)县长赐“文元”牌匾一块,著有《地理玄龙志》《尊孔之国文》《赵批聊斋》《新增百家姓》等书。十三世孙晋源曾任陕西省周志县、神木县县长,为官清正,知识渊博,才情过人,深得百姓好评,后经周志县百姓恳求,又回到周志县当县长。1929年爆发冯蒋大战,因厌烦战争,辞职回乡自己出资兴办义学,培养了很多人才,著有《四字经》《五级挽联》,尤擅画工笔墨鱼,为当时画鱼名家,传说其鱼画因逼真传神被猫撕咬。十四世孙赵树伸民国年间幼时,其父去东北逃荒,客死他乡,杳无音讯,赵树伸成年后为寻父步行几千里,沿途讨饭将父亲遗骨背回,安葬于陈官屯,其千里寻父至今成为孝闻乡里的美谈佳话。
  “赵家大门”的扬名源于人才辈出,代不乏人,解放前后有为寻求革命理想跟随贺龙、李先念身边,后担任国家要职的赵华清、赵于波,有济世行医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医学专家等。
  只可惜“赵家大门”这座有着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节孝牌坊,在文革时被拆除,节孝碑也不见踪影。而可喜的是有不愧对先人的赵家后裔,在那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仍完好地将“节孝无双”这块牌匾藏匿保存下来,而成为珍贵的历史物证。
  岁月更迭,世事沧桑,关于“赵家大门”的人和事,随着逝去的岁月斑驳地汇入远去的历史长河,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道德遗风的静海,注入了一缕闪光的文脉和一丝恒久可鉴的精神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常乐赵家滑村
赵家滑村位于平陆县城西方向,该村由赵滑村和小滑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3个居民组150户600口人。劳力280人,全村共有党员人数13人,该村庄于东郑村和西侯村毗连,交通比较便利。耕地面积800余亩,下设3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3人,村级卫生室一所,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余元。该村经济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农民以粮食、果桃和露天西红柿为主要产业。由于赵家滑村地理环境和劳动力的制约,产业不成大规模。畜牧业为养猪、羊、鸡等。但为多家多户分户饲养,管理水平低,养殖效益差,对居民环境影响较大。村里大多人外出打工。赵家滑村地处平陆县黄土塬区,土地资源丰富,沟壑和未利用土地较多,潜力大。区域土质肥沃,土壤疏松,光热资源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耕垦指数较高,适宜于各种作物和经济林生长,属传统农业耕作区。赵家滑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舒适宜人等特点。另外,赵家滑...
· 赵氏名门望族——“波浪赵家”
这是一个战功显赫的家族,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赵德胜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战功卓著,为明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明朝初期,作为将领的赵氏子孙奉命调北征南,从濠州迁移至乌撒。虽九世单传,但赵家的子孙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受封。而这支赵氏家族也在乌撒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其子孙逐渐遍布云贵川三省,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家族源流:奉命调北征南入黔六百多年前,赵氏先祖赵顒祖籍濠州(今安徽凤阳),其父赵德胜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梁国公。明朝初期,作为梁国公独子的赵顒是镇守四川平阳关的洪武将军。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赵顒奉命随付友德调北征南,大军捷报频传,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命顒留守乌撒(今威宁县),以防叛乱,顒奉旨建成乌撒城。后来,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思伦发动叛变,盘踞景东,赵顒奉命兴兵追剿,不幸中箭身亡。皇帝闻报,伤心地说:“赵德胜佐朕之祖开疆辟土,战死洪都,赵顒佐朕平南,战死麓川,两世勤王,捐躯奋绩,千秋血...
· 晋南历史上的望族赵家
勋重村是一个拥有人口2000多人的村庄。村内赵氏是大姓,现在还保存着十数座民居。在村内一座老式舞台的后面,矗立一通赵公神道碑,碑额上书“大明”,碑题“勑封文林郎山东东昌府博平县知县东郊赵公神道”。立碑的时间为天启七年。这至少可以表明,明代赵氏家族是出过知县一类的人物的。在村子的东南方向,跨东西街,保存有一座七八米高的砖雕牌坊,两面匾题“节孝坊”,下面走马板题记:“旌表已故处士赵廷栋之妻王氏节孝坊”。节孝坊建造于道光四年(1824),是目前河东地区唯一留存的砖质牌坊,故而显得弥足珍贵。牌坊前后两面先后雕刻麒麟照壁四面,运动期间被人用泥巴糊了起来,间接保护了牌坊的完整性。建造牌坊,从来是富裕人家的专利,也是财主们标榜的载体。如此精致的砖坊,它的建造一定花费了巨资。在道光年间,晋南地区的社会经济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活跃,从事商贾的人很多,也造就了一批有产阶级,有些甚至是大地主,或富商巨贾...
· 赵家天子杨家将
说起宋朝的“杨家将”,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但为什么赵家当了“天子”,而杨家只能为“将”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赵家的祖先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夏天就经常和一个姓杨的男孩子一起去放牛。两个小男孩儿把自家的牛牵出来,往草坡上一扔,就跑到旁边的一个水潭里洗澡去了。那个水潭里的水,跟别的潭里的水也没什么两样,只是每到太阳快下山时,潭中央就会浮出一头石犀牛,一动不动地立在水中央,偶尔会张一张嘴。传说那只犀牛是一块风水石,很有点儿神秘。据说只有不到十二岁的孩子——也就是童男童女,才能看得见它,普通的成人是看不见的。这两个小男孩当时都不到十二岁,也不知道那是风水石,只觉得它那样站在水中很好玩,因此只要两人一有空,就到牛背上爬上爬下,打水仗,那头石犀牛任凭孩子们玩耍,大约一个时辰后,它才沉到潭底下去,天天如此。那时候,北方的契丹族人强盛起来,他们一心想占领中原,就派出一个风水先生,到全国各地去查看,一定...
· 赵家人必看!赵氏先祖世系
赵家人必看!赵氏先祖世系赵氏上古至太祖皇帝世系考略燧人、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1世:少典氏,乃祝融氏之分派也,妣有蟜氏安登(又曰任姒)生子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至于为什么把少典作为一世,是因为少典是上古史中第一个有确切文字出现的男子名字)。2世:黄帝,少典氏之子,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又称雷祖、累祖,民间谓之蚕母娘娘。嫘祖于若水(雅安荥经)生昌意。3世:昌意,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有一子颛顼。4世:颛顼(约前2513—2435)姓姬,号高阳氏,共有传世之子二十四人,名老童、伯服、中谝、驩头、淑士、三面、季禺、魍魉、虐鬼、小儿鬼、穷鬼、梼杌、吴回、穷蝉、苗民、苍舒、隤鼓、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等。5世:苍舒或穷蝉颛顼子苍舒。苍舒孙皋陶。皋陶生伯益。还有很多记载说穷蝉生女修。6...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