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传承中华文化的民俗之旅

2023-08-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19
转发:0
评论:0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秉承了祭祀和怀念逝去亲人的风俗传统。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遵循着各种习俗和忌讳,体现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友邻的关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感受这份浓厚的文化传承。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传承中华文化的民俗之旅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习俗和忌讳与之相关。中元节是一个祭祖的重要节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在中元节期间,有一些常见的习俗被广泛传承和实践。首先是放河灯,也称为荷花灯。人们将蜡烛或灯盏放在荷花样的底座上,放入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这不仅是为了为逝去的亲人指引回家的路,也是普渡河中的孤魂野鬼的方式之一。尤其黄河中所放的河灯更是壮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传承中华文化的民俗之旅

其次是烧街衣,这是一种在天黑后进行的祭祀活动。人们拿着香烛纸钱纸衣在街边烧,用清水泡白饭进行祭祀。这既是给无主孤魂提供御寒衣物和食物,也是为了让他们不去抢夺自家逝世亲人的东西。

还有做茄饼的习俗,虽然在一些地方并不常见,但在南京等地却有其独特的存在。人们认为做好茄饼,可以提供给亲人参加盂兰盆会时的干粮。茄饼也成了一种特色的民俗小吃,如今已经遍布各地。

另外,烧纸钱也是中元节的习俗之一。有些地方称之为烧包,将一叠纸钱封成小封包,上面写上收受人的称呼、姓名以及化帛者的信息,然后烧化以供亲人使用。

除了以上的习俗,还有祈丰收和吃鸭等传统习俗。七月不仅是祭祖孝亲的吉祥月,也象征着农收的小秋。因此,中元节也是祈求大秋丰收的时刻。各地都有祈福的方式,例如家家户户在家门口焚香祈福,用香插门外以象征五谷丰登。而吃鸭的习俗源于“鸭”音同“压”,人们以食用鸭来压制不干净的东西,以提升家宅的平安与安宁。


除了丰富多彩的习俗,中元节也有一些忌讳需要遵守。首先是忌拍肩头,相传人体有三魂七魄,拍击他人肩膀容易拍灭魂火,甚至有传说认为从后拍肩会沾染不洁之物。因此,在中元节这天,更加忌讳从后面拍别人的肩膀,以避免不必要的惊吓和破坏。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传承中华文化的民俗之旅

其次是忌穿红衣。传说穿红衣逝世的人会成为凶戾鬼物,因此在这个祭祀逝去亲人的节日里,人们忌穿颜色鲜艳的衣物,以示庄重和敬意。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传承中华文化的民俗之旅

此外,披头散发也被视为忌讳之一。传说中,中元节这天冥界大门大开,到处都是游荡的孤魂野鬼。披头散发会让人被认作同类,尽管传说有点恐怖,但这一行为在节日祭祀中是很不得体的,容易引起他人的不安。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传承中华文化的民俗之旅

最后是忌走夜路。据《老子章句》记载,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大门赦囚,让那些孤魂野鬼返回阳间,接受活人供奉。因此,人们要尽量在子时之前回到家中,避免在夜间行走,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中元节的习俗和忌讳既凝聚了对亲人的怀念和敬意,也体现了对友邻的关爱和尊重。这些习俗和忌讳传承至今,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理解和珍视传统节日的意义与价值。在这个中元节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份文化的浩渺长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祭拜先人,祈求幸福与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元节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的习俗活动
中元节由来: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那么中元节有那些活动呢?中元普渡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
· 中元节要吃什么?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在中国被称之为鬼节,同时也称之为七月半,俗话有说七月半鬼过牵线一说,在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烧纸钱祭拜,其中吃也是也是鬼节文化之一,不过不同地区吃的东西也不同,那么,中元节这一天要吃什么?有哪些习俗呢?中元节要吃什么中元节是中国农历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元节在很多地方被称作鬼节,所以中元节是有很多禁忌习俗的。全国多数地区都会在中元节这一天进行祭拜,每个地区祭拜的方式可能不一样,但是有一些饮食方面的习惯却是相通的。1、广东地区吃濑粉广东人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吃濑粉。而濑粉是广东一带的特色小吃,街上小吃摊都有卖的,濑粉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吃法。濑粉也是广东人庆祝寿辰时的一道传统美食,有添福添寿的寓意,所以中元节吃濑粉也有祈求平安的意义。2、江南一带吃扁食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是江浙地区,在中元节这一天会吃扁食。扁食,其实就是很多地区说的饺子的一种,也有的地方会叫馄饨。相对于我们平常吃的饺子,扁食的形状一般...
· 福建中元节的习俗
??福建的中元节习俗??农历七月十五为道教的“中元”,故称“中元节”。佛教传说,目连为救母曾求于佛祖,佛祖嘱咐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祭其母,因此又称“盂兰盆会”。中元节的民间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所以俗称“鬼节”。??福建旧俗十分重视中元节。民间传说,七月初一“开狱门”(闽南称“开巷口”),地官赦罪死者归家,一时阴界各种冤死鬼纷纷到阳间讨吃,一直到三十日“关狱门”(闽南称“关巷口”)为止。在漳州、泉州一带,早在六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一盏长明灯,并以菜饭祀鬼。到十五日这天,还设“孤棚”祭无主孤鬼,并延请僧众礼忏。法事完毕之后,满台的鱼肉、饭菜、馒头、果等供品,任人抢走,称为“抢孤”。三十日“关巷口”,又得设祭。旧时漳州“关巷口”日,公府街搭起高台,堆起馒头山、菜山、饭山,竖起两根高大的灯炬,入夜满街通明。这天,还延请高僧超度水陆孤魂,信男信女都前来香祈福。??在福州,七月十五...
· 湖南中元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元节,传说这一天阴曹地府大门洞开,万千鬼魂都在这个时候回到阳世,去享用生人准备的祭祀,故各地民间在节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丰盛的祭品,并开展相应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习俗。接亡客湖南人们从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十开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说,每日三餐饭茶,礼仪相敬。接亡客是一件很讲究的细致活,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更是分外的隆重,准备工作也是极为细致与充分。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炉、灯盏等,都要清洗干净。准备好祭品、纸钱香烛;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有一些对祖先许下的诺言或者祖先托梦交代的事情等等。湖南隆回地方,中元节接亡客的习惯是在农历十一晚上把老客接回家,农历十二至十四日供饭,一日三餐,餐餐必备新鲜饭菜、每餐必须是荤菜,且须是三碗或五碗菜,成双数不行。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
· 家族: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
家族组织是一个典型的共同体组织,它以先赋的血亲关系凝聚着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崇拜家族祖先,维护家族利益为家族组织的核心意义。家族组织来源于古代的宗法组织,它是传统上层社会的宗法观念向底层社会的渗透与扩大,并充分制度化的一种组织。家族组织依靠伦理意识、血亲观念维系着它的稳定传承。有研究者认为,宋朝以后中国社会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新宗族形态,新的宗族形态以宋儒的社会主张为理论依据,强调以儒家人本主义的伦理政治文化化民成俗,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将中国本土的祖先信仰进一步仪式化,为宗族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证。在宋明理学家“敬宗收族”的号召与修族谱、建祠堂、置族田的实践样板影响下,明代以后家族组织普遍出现。一、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要素明清时期是家族组织成熟时期,民俗要素完备,丁口、族谱、祠堂、祖坟、族产、家训族规、族房长是家族组织的七大民俗要素。下面我们分别谈谈这些要素在明清时期的具体表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