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在先秦时称为“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两汉时期被叫做“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清代前被称为“元旦”或“元日”,近代才改为春节。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庆贺新春活动,欢乐喜庆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正月初一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拜年”,也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正月初一的早晨,有燃放爆竹的习俗,叫做"开门炮仗",爆竹燃放过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