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钱塘江观潮的活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中最适合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时候,不知道族谱网的宗亲们今年有没有去观潮呢?钱塘江大潮有“天下第一潮”之称,钱塘江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有谁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据考证,钱塘江观潮习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汉魏时期,到了南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活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最初钱塘江出名是因为江水险恶,船只很难通过。相传秦始皇出游到此,被涛涛江水拦住了去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关于钱塘江潮的记载,最早是东晋时期顾恺之的一首《观潮赋》,顾恺之在诗中对它大加赞赏——“临浙江以北眷,壮沧海之宏流”,说明那个时候已经有观潮这一行为。
到了唐朝,文人辈出,钱塘江汹涌的潮水被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白居易在《咏潮》中写道:“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人催”。刘禹锡观赏过钱塘江大潮后,也发出“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感叹。诗人徐凝也对钱塘江潮情有独钟:“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据统计,《全唐诗》中咏颂钱塘江潮的诗歌足有近千首。
宋朝时,观潮的规模盛况空前,人们甚至还会举办弄潮活动。
《梦梁录》记载,农历八月十一日起,人们纷纷驱赶着马车前往钱塘江边,十八日路上甚至会“堵车”。附近能观赏到潮水屋楼也都被权贵们租借下来。
当时有不怕浪潮的“弄潮儿”,他们举着大旗,赤裸着上身,迎着潮头而上,在滚滚浪涛中游泳腾挪,竟然还能保持彩旗不沾湿,观潮的人无不惊叹。
钱塘江观潮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天,相关的诗、词、画作层出不穷,观潮已经成为了一个特色文化,丰富了钱塘江潮的精神气质。苏轼的一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千古流传。钱塘江潮与自古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融合,奠定了它“天下第一潮”的地位。
(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