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节气还是节日?你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吗?
今天是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当太阳达到黄经15°,便为清明。而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那么清明是节气还是节日?你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图源自网络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节气的清明里,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而在节日的清明里,是民间寄放情感,追思逝者、缅怀先辈的日子。每当到了清明的时候,中国大部分的地区的天气就不冷了,将要进入春季了,而此时的天气,在南北方差别还是很大的,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所以清明在最开始,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的,一旦清明一到,气温就会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那么你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吗?
那么作为一个适合春耕的节气,怎么就会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呢?这就要说起在清明之前的寒食节了,寒食节算是我国较早的节日了,传说是在春秋时期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在当时主要是通过禁火冷食方式来纪念,到了汉代的时候,寒食节又被称为禁烟节,这一天百姓家里都是不能举火的,直到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而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外,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图源自网络
古人眼中,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的,在上古时候,祭祀主要是在宗庙进行,到了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像是在《汉代》记载中,有位大臣即使在离京千里的地方,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而到了唐代,不论是何人,都会将寒食节的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后来因为清明距离寒食节很近,所以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所以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
直到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了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仅是表现在上坟扫墓的仪式中,就连原先寒食节的风俗活动,如吃冷食、荡秋千、蹴鞠这种都成为了清明节的习俗。
图源自网络
清明节除了吸收寒食节的习俗外,另外还吸收了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那就是上巳节,上巳节最早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举行的,其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而大约是在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同样伴着踏青游乐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明节又被称作踏青节。
总而言之,清明节的习俗其实是由很多个传统节日融合而成的,而主要还是以祭祖扫墓为主。(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