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祠堂供奉人数有限制!祠堂一般供奉多少人?

2023-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3
转发:0
评论:0
​祠堂知识涉及庞杂,难免会有错漏。小谱今天想要纠正大家对于祠堂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认知。在影视剧中我们多见到摆满一面墙的牌位,但其实祠堂的供奉人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具体是多少人呢?

祠堂知识涉及庞杂,难免会有错漏。小谱今天想要纠正大家对于祠堂可能存在的一些错误认知。在影视剧中我们多见到摆满一面墙的牌位,但其实祠堂的供奉人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具体是多少人呢?


祠堂供奉人数有限制!祠堂一般供奉多少人?

图源网络


关于祠堂供奉的祖先,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但一般来说,祠堂多供奉四代祖先。宋代朱熹在《家礼》中说,士庶之人供奉祖先的地方称为祠堂,并且为士庶之人所建祠堂做了一些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也就是说,祠堂中供奉高祖、曾祖、祖、祢(mi)(父)四位祖辈。不过这个规定是处于一定的时期内。更晚的时候,对祠堂的限制相对较少;追溯到早期,则对祠堂的限制更严格。


自周朝时,李越制度建立,祭祀制度也有明确的规定。《礼记王制》中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古代的祭祀权利也是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前期,只有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才可以建立祠堂,百姓是不被允许的。到明朝中后期,朝廷才允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修建祠堂之风也因此盛行,出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祠堂供奉人数有限制!祠堂一般供奉多少人?

图源网络


除此项之外,祠堂供奉还有一些其他的讲究。一般祠堂的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在神主牌位中,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祖先神位的排序是左昭右穆。父为昭,子为穆;世系上从第二世起的偶数代(辈)为昭,奇数代(辈)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祠堂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关于祭扫的时间, 各时期也有不同,祭祀的日期一般都是在各季的节日期间,如春节(有的是在清明节)、夏至、秋分、冬至等。从祭祀频率上来说,多数祠堂一年在春秋两季各祭祀一次。有的宗族则只在春天祭祀一次,还有的则是一年分四季祭祀四次。

(族谱网:www.zupu.cn

祠堂供奉人数有限制!祠堂一般供奉多少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在祠堂内供奉祖先牌位有哪些讲究?应该遵循怎样的传统?
在我国地域上存在南方宗族意识强,北方较弱的特征,这与自古以来宗族群体的发展以及政治经济重心的分布等原因有关。在南方,家族祠堂毗邻,逢年过节,宗族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在祠堂内供奉祖先牌位也是长久以来的习俗,关于此,族谱网的小编有话讲讲。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在祠堂供奉祖先,逢节祭祖的习俗。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图源网络其一,从周朝开始,礼乐制建立,祭祀活动受到“礼教文化”的束缚,且将祭祀活动定为皇族的特权,不允许民间祭祀。周朝末期出现了“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管理其统治区域,此时也不再允许民间私自祭祀。祭祀活动成为统治者和士人阶层眼中的一种权力象征,一种“礼制”下的精神统治,民间必须遵从。《礼记·曲礼下》说得很清楚:“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也就会说祭祀活动只能在祠堂中举行,不允许在家中私自进行。但是,周朝时期各诸侯国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还未有政治权利的触及。因此,南方的祭祀传统得以...
· 供奉一个姓氏祖先最多的祠堂太平乡祠
祠堂在乡间几乎处处可见。依照例俗,一般祠堂都只供奉一个姓氏的祖先。然而,在清新县龙颈镇龙北村委会的大围村的祠堂里却供奉了10个姓氏的祖先,像这样多姓共有的祠堂,在广东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都属罕见。近日,记者走访了“一祠十姓”的太平乡祠。在乡祠30米的地方,门口立了一个传统的牌坊。进入祠堂后,可以看到,祠堂属于传统的砖木结构,二进一井,厅堂虽不大,但是古朴却不陈旧,清新优雅,别有一番韵味。在祠堂大厅两侧立有一副对联:“异姓亦同胞溯当日开基互作藩篱团体固;先灵凝共妥起此间就列无分宾主一家亲。”同时在供奉的位置上,供奉了黎、陈、吴、赖、廖、黄、邓、赵、张、梁共10个姓氏祖先。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乡祠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每年十个姓氏的村民都共同恭拜这一个祠堂,村民成了异姓兄弟。同时,该村是一条姓氏广、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多的自然村氏,村里共有农户200多户,人口1400多人。200年来...
· 佛教供奉的对象有哪些
(一)佛所谓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寺院经常供奉的佛有:1。三身佛据天台宗说法,佛(释迎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迎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顺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迎牟尼之生身。2。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凡人所居)和净土(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世界十方都有净土,但最著名的净土为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的弥勒净土。中国佛徒大多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方佛”正中为婆娑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秽土”,“婆娑”为“堪忍”之义)教主释迎牟尼佛,其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其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合称“释家三尊”。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
· 历史上唯一被供奉在祠堂里的太监至今香火不断
从古至今,有不少的人认为古代所有的太监都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的穷凶极恶之辈,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太监的确是如此,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正直之人,为何历史对这种人记载的很少呢。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太监,权力远在汪直之上,其行径比怀恩还要圣贤三分,这人就是陈矩。陈矩1547年入宫,当时陈矩才9岁,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名下,在司礼监服役;在1550年的时候,俺答率兵在边境抢掠,逼近京师,太监高忠全副武装参与防守,立下功劳。陈矩十分敬佩,所以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朝政,从此经常留心有关政治、经济的事。网络配图陈矩的崛起,还要从万历皇帝时期说起,说起来,万历皇帝朱翊钧还真是幸福,外有张居正,内有陈矩,张居正在万历十年的时候死了,陈矩的崛起是从万历十一年开始的,代藩奉国将军朱廷堂有罪,被革去爵位,由陈矩奉圣旨把他押送到凤阳大牢。很多宦官外出办事,都是作威作福,沿途敲诈勒索地方官和百姓,陈矩却是廉洁安静,不扰官不...
· 南霁云民间供奉
南霁云民间供奉封神祭祀南霁云在甘肃省天水市一带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影响,在当地被供奉为二龙大王,民间广泛敬称为二爷。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期间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以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为首的数千精兵,被困孤城,捕雀掘鼠,吃草根,扒树皮,顽强拒守,宁死不屈,城破后,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将全部遇难。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感其勇壮,追封南霁云为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置像凌烟阁。唐肃宗诏封南为睢阳太守,特进左金吾卫将军,画像续入凌烟阁。宋太宗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敕封南为秦州慧音山昭佑嘉泽二龙神君。清嘉庆帝敕封南为秦州慧音山昭佑绥沣嘉泽二龙大王。二龙大王南霁云的总庙会在天水秦州慧音山,甘谷总庙会在新兴镇雒家坪村,全马路有47村,庙47处。主要集中在大像山镇、新兴镇、安远镇一带。二龙大王经千余年崇拜,在天水一带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祭祀程序。据不完全统计,天水市五县二区范围内有南霁云、张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