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徐有贞

徐有贞

徐有贞(1407年-1472年),初名,字元玉,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宣德年间进士出身。景泰末年,在英宗复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内阁首辅。

徐有贞简介资料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苏州市)
1407 年
宣德八年癸丑科进士出身
徐珵
字元玉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苏州市)
1472 年
武功伯
《武功集》
徐有贞相关文献
徐有贞能够得到重用是因为懂得夜观星象吗?
徐有贞能够得到重用是因为懂得夜观星象吗?,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土木堡之变”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一些试图想要借此上位的投
查看全文
明朝徐有贞:借土木堡之变上位的投机分子
明朝徐有贞:借土木堡之变上位的投机分子,明朝徐有贞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土木堡之变”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一些试图想
查看全文
石亨和徐有贞有什么关系石亨和徐有贞的结局
石亨和徐有贞有什么关系石亨和徐有贞的结局,石亨徐有贞石亨和徐有贞均是明朝时期的官吏,是与明朝夺门之变有关的人,石亨
查看全文
江苏省-苏州徐有贞
徐有贞(1407年6月16日—1472年8月19日),汉族,生于明成祖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1407年6月16日),卒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七月十五日(1472年8月19日),年六十六岁。宣德八年(1433),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授编修。他身材短小精悍,多智数,喜功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进为侍讲。正统七年(1442),疏陈兵政五事(便是其著名的《武功集》),帝善之而不能用。正统十四年(1449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役”事件,郕王(即后来的明代宗)面对也先的威胁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徐珵(chéng)根据星象变化,别出心裁地建议将都城南迁,这一荒诞不稽的建议,遭到群臣的讥笑和反对。徐珵的名声大坏,致使多年未得晋升。懊丧之余,他转而大肆奉承阁臣陈循,又通过收买于谦的门生,求于谦为他在代宗面前美言和推荐,意欲担任国子监祭酒,代宗听说是徐...
查看全文
徐有贞
生平入仕徐有贞本名徐珵。他深究经济之学,喜好追求功名。对于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谙究。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统七年(1442年),徐珵见天下承平日久,深深忧虑,疏陈兵政五事,英宗虽然称赞,却不采纳。正统十二年(1447年),升侍讲。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火星入南斗,徐珵认为此是不祥之兆,私下对友人刘溥说:“祸不远矣!”。不久,明军在土木之变中大败,英宗被瓦剌俘虏,随行官员战死无数,京师震动,群臣束手无策。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命群臣商议战守事宜。徐珵称其夜观星象,天命以去,只有南迁才能避祸。兵部侍郎于谦听后高声厉喝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徐珵大为沮丧,不敢再言。郕王听后称是,留守策略始定,而徐珵因此怀恨在心,并埋下助英宗复辟后陷害于谦之伏线。改名郕王继位,是为景帝。徐珵行监察御史职权
查看全文
徐有贞相关标签
苏州人
徐姓
宣德八年癸丑科进士
明朝翰林
华盖殿大学士
1407年出生
明朝翰林院学士
1472年逝世
明朝内阁首辅
明朝庶吉士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24.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24, 卷28-3, 洪分 孔爵 本茂 21世永贞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100
12.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12, 卷25-1, 洪分 孔彰 尚瑛 18世有本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100
5.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5, 卷11-1, 洪分 孔彰 应镇 18世有本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100
14.蕲水大马桥徐氏族谱, 14, 卷26-1, 洪分 孔彰 有本 19世光宗公起, 194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四修. 存44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浠水始迁祖: (宋) 徐省十,讳元寿,字伯仁. 始祖(1世): (宋) 徐定六,字月溪. 省十公第六子. 定六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徐洪岗(洪分) ; 徐浩岗(浩分) ; 徐清岗(清分) ; 徐淮岗(淮分). 洪岗公派下支祖(11世): (明) 徐孔彰,字嘉猷 ; 徐孔邦 ; 徐孔哲 ; 徐孔爵,字云巷 ; 徐孔周. 皆为大马桥祖孟荣公之子. 浩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斌. 清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生明. 淮岗公派下支祖(10世): (明) 徐孟光. 寅秩祖定阖族宗派(15世起) : 应 从芳集德本 永绍文士时 开邦必用光. 注: 卷36, 影像第31-32页, 尚有其他派行. 注: 此谱卷数杂异, 以目录卷数为标注. 缺卷14(八提世表), 15(九提世表), 37(祠堂香火附), 43(陈氏附徐氏传). 另实际卷数比目录多出卷27-5, 28-5, 30-3~4, 31-2~3.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徐氏族谱.
浏览:100
截角徐氏宗譜, 6, 卷3下_ 世系 球川地下福房 25世彥字行 樟有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1942]合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徐若木. 佐禹治水有功,封徐国候,因地赐姓. 宗祖 : (东汉) 徐琪. 若木78世孙. 仕吴兴太守,开基江浙. 永康远祖 : (东汉) 徐绰,字继统. 若木81世孙. 始祖(1世) : (宋) 徐源,字永清,行谦一. 琪公27世孙. 生一子 : 徐植,行让一. 球川祖(4世) : (元) 徐琨,字世宝,号环川,行敬二. 延公长子. 迁居球川. 琨公下三子(5世) : 徐固,行通二 ; 徐团,行通三 ; 徐圆,行通四. 在城派祖(5世) : (元) 徐国,行通六. 延公次子琦公之子. 下有七子,仅传三房: 徐洙,行贤一 ; 徐议,行贤三 ; 徐河,行贤七. 固公下房祖(9世) : 徐诰,行永一 ; 徐显,行永四. 团公下房祖(9世) : 徐镇,行永二 ; 徐祥,行永三(球川上下二宅祖) ; 徐莱,行永七 ; 徐侃,行永八(金华龙口祖). 林江祖(9世) : 徐锐,行宏五. 衍于在城派洙公. 生一子 : 徐宾,行洪六. 祥公下分祖(11世) : 徐赐惠,行泰七(球川天房上宅祖) ; 徐赐溢,行泰十二(球川地房下宅祖). 皆为正公之子. 金华林江祖(12世) : 徐海,行浩一. 锐公3世孙. 生六子 : 徐升 ; 徐昻 ; 徐晃 ; 徐冕 ; 徐昌 ; 徐显. 球川天房下分房(17世) : 徐承龙,行敦十九(射房) ; 徐承贵,行敦十一(书房) ; 徐承府,行敦三十七(数下悌房) ; 徐一凤,行敦廿一(数下忠房日常) ; 徐一鹤,行敦三十六(数下忠房月常) ; 徐承宜,行敦五十二(数下信常). 球川地派下分房(17世) : 徐承业,行敦七十八(福房) ; 徐秉忠,行敦二(禄下荣房) ; 徐承韬,行敦百零八(居缙云围村) ; 徐承用,行敦十六(禄华下书常) ; 徐承昭,行敦四十二(华下商房) ; 徐承相,行敦五十四(富下敦房). 球川地派其他分房(17世) : 徐承模,字规卿,号岐山乡饮宾,行敦百十二(富下睦房) ; 徐承楠,行敦七十一(禄下富房) ; 徐承玢,行敦百十三(富下月房).徐六荣,行敦百七十三(福禄寿派). 徐仕升,行敦二百六十五(金华古城龙口). 在城派其他分房(17世) : 徐凤起,行敦百六十九(金华林江楼家) ; 徐麟生,行敦百三十(居田桥) ; 徐阿福,行敦二百六十七(居嵩溪) ; 徐胡,行敦二百七十一(居仙居). 派行 : 谦让恭敬 通福(贤)宜(徽)洪(阜) 永(宏)康(洪)泰(巨)泽(浩) 连(广)干震裕 敦钟秀毓 奇俊伟英 彦翼赞逢时. *( ) 中为在城派行派字.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 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华谿截角徐氏宗谱.
浏览:100
泮東徐氏宗譜, 5, 卷5上, 顯字行 25世錫有公起, 19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3[1911]. 存2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不全. 卷数以目录印刷的卷数标注. 卷23有2册. 缺卷18(26世昌字行下), 卷23(第2册: 艺文,记,序,行状), 及卷25(艺文,特传下). 泮东始迁祖(1世): (宋) 徐锴,行二,字仲器. 自会稽徙东阳. 锴公派下二子(2世) : 徐洪,字德一,号岘东居士 ; 徐洽,字德二. 本谱主为德一公之后裔. 德一公下派祖(12世) : 徐吉,行康五(大处祖) ; 徐惠,行康三(大长房,丁山七派,西南五派等共祖) ; 徐贵,行康七(下楼祖) ; 徐恕,行康四(学龙口祖) ; 徐明,行康十(上泉存甘堂祖) ; 徐生,行康六(街亭祖). 德二公下派祖(9世) : 徐敬 ; 徐教 ; 徐暹. 派行(2世起) : 德政仁元 伯千万赐 福寿康宁 晋复恒泰 谦咸豫明. 后续派行(22世起) : 荣华彰显 昌盛通亨 永传贤智 庆祉恭承. 再续派行(38世起) : 麟凤祯祥 芝兰馥郁 文章发达 辉映云礽.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泮东徐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