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晋代 徐孝嗣

徐孝嗣

徐孝嗣(453年-499年),字始昌,东海郡郯县人。南朝齐大臣。其祖父徐湛之,父亲徐聿之在刘劭事件中被杀,孝嗣遗腹,故不死。母亲为了改嫁,千方百计想堕胎,可是始终不果。诞生后取小字遗奴。尚宋孝武帝女康乐公主,宋明帝时开始追随萧道成。萧齐建立,受到尚书令王俭的推崇,预言他将来会继自己为宰相。王俭死后被齐武帝任命为五兵尚书,后转吏部尚书,地位迅速崛起。武帝崩,在萧鸾废萧昭业事件中得到萧鸾欢心,鸾继位后拜位枝江县公,后迁尚书令(宰相)。东昏侯继位,失德。徐孝嗣参与平定萧鸾兄子始安王萧遥光之乱,后又数度谋划废帝,东昏先赐其毒药而死。女儿为东昏胞弟江夏王萧宝玄正妃,被东昏强令离婚。

他死前被一同赐死的沈昭略怒骂:“废昏立明,古今令典;宰相无才,致有今日!”并拿装毒酒的瓯瓶猛掷徐孝嗣的脸,接着说:“使(你)作破面鬼!”徐孝嗣回答沈昭略说:“之前一直想跟你的仆射叔父沈文季联手废帝,但令叔却婉转拒...

徐孝嗣简介资料
453 年
499 年
徐孝嗣相关文献
南北朝徐孝克卖妻养母
南北朝徐孝克卖妻养母,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孝子叫徐孝克,他非常有才能,为官清廉,乐善好施。导致家里经常
查看全文
浙江省-嘉兴-海宁徐嗣曾
徐嗣曾(?—1790),字宛东,实杨氏,出为徐氏后,浙江海宁人,清朝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四十年,授云南迤东道。累迁福建布政使。五十年,擢巡抚。五十二年,台湾民林爽文为乱,调浙江兵,经延平吉溪塘,兵有溺者,嗣曾坐不能督察,下吏议。乱既定,五十三年,命赴台湾勘建城垣,因命偕福康安、李侍尧按柴大纪贪劣状,上责嗣曾平日缄默不言。寻疏言大纪废弛行伍,贪婪营私,事迹昭著。又奏:“抚恤被难流民,给银折米,福建旧例,石准银二两;今以米贵,请改为三两。”上以福康安奏晴雨及时,岁可丰收,仍令视旧例。偕福康安等奏清察积弊,筹酌善后诸事,均得旨允行。尝以台湾吏治废弛,不能早行觉察,自劾,上原之。命台湾建福康安、海兰察生祠,以嗣曾并列。寻奏台湾海疆刁悍,治乱用严,民为盗及杀人者,役殃民,兵冒粮,及助战守义民或挟嫌害良,皆立置典刑,以是称上旨,嘉嗣曾不负任使。事觕定,命内渡,寻又命俟总兵奎林...
查看全文
徐孝嗣
参考书目《南史》卷十五
查看全文
嗣师
早期五斗米道的三师,一般指祖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此三师又被称为“三张”。第二代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乃张道陵之长子。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载:天师之子“嗣师”张衡,“志节高亮,隠习仙业”,汉灵帝征他到朝廷做郎中,但他却不愿做官。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十五日,嗣师张衡在阳平山羽化升仙,道众立双碑在阳平治山门。汉唐时期,阳平治山中,设立有主簿、嗣师、系师三个道治。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道部〉引刘宋道经《太真科》载:太上命张陵为天师,命弟子扶翼为嗣师,“传命嗣师,承代基业,行教天人”。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武夷集》之〈赞历代天师〉,其中赞嗣师张衡诗曰:“光和初载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汉灵。夜半玉舆飞紫露,春风春雨满阳平。”元代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明代撰写的《汉天师世家》都有...
查看全文
嗣德
纪年参见越南年号索引
查看全文
徐孝嗣相关标签
徐姓
453年出生
南北朝政治人物
499年逝世
郯城人
南北朝被赐死人物
政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