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福建省

福建省

(城市)

福建省(闽东语:Hók-gióng;闽南语:Hok-kiàn;客家语:Fuk-kien),简称“”,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东西最宽约为480公里,南北最长约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地区相望。福建省省会福州,下辖9个地级市,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2位,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

福建省简介资料
CN-35
汉族、畲族
1104个
尤权
85个
取福州、建州首字合成
9个
张昌平
http://www.fj.gov.cn/
闽东语、闽南语、莆仙话、闽中语
尤权
于伟国
25°54′N 118°18′E
福建省相关文献
福建省龚锜
龚锜于宣德元年(1426)乡试中举,四年后夺得榜眼,授翰林编修。后因事牵连被削官为民。正统年间邓茂七在沙龙地区造反,龚锜应募为官军做向导,行至高阳里被起义军杀害。龚锜博学,擅写诗,好书法,笔力遒劲。著有《蒙斋集》十卷。
查看全文
福建省刘逵
刘逵进士及第后调越州观察推官,又知枢密院事、中书侍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正月,徽宗在观星象时发现有变,于是开始闭门不出,减少膳食。刘逵借机请求打碎元祐党人石碑,放宽对-的限制。徽宗同意了。第二天,蔡京见石刻被毁,厉声说:“石可毁,名不可灭也!”同年二月,蔡京被罢免相位。刘逵与赵挺之同心辅佐徽宗,一改蔡京所为。蔡京令其党徒郑居中上疏言道:“陛下所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会招致老天的遣责呢?不应该轻易改变原来的做法。”徽宗听了,又开始怀疑刘逵。于是蔡京的属下又纷纷诬告刘逵,刘逵被贬,出知亳州。蔡京又恢复相位。一直到蔡京再次罢官,刘逵才改任杭州知府,不久又奉召还京。卒。追赠光禄大夫。《宋史》记载刘逵依附蔡京,与《闽书》所言出入较大。本文依《闽书》整理。
查看全文
福建省谢琏
谢琏(1398~1453),字重器,福建龙溪人。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马愉榜进士第三人。谢琏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中举。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曾跟随皇上拜谒长陵、献陵,阐述稼穑、闾阎利弊。父亲去世,他辞官回乡守孝。期满后进京复职。正统初年,参与修撰《宣宗实录》及《会典》、《圣鉴》、《日历》诸书。因灾异-陈言:请出宫人。又请赦免诸无辜大臣及废除“连坐法。”正统十年(1445),升侍讲。正统十四年(1449),谢琏递上治安十五策:一、修陵寝以敦孝道;二、练将兵以修武备;三、壮关隘以防不虞;四、谨灾异以回天戒;五、恤饥寒以周编户;六、峻内治以杜外患;七、优元老以专责望;八、近儒臣以充德业;九、兴劝农以足衣食……十二、择巡抚以慎风宪;十三、严荐举以息奔竞;十四、尚廉耻以敦士习;十五、周穷乏以行仁政。谢琏所上诸条,皆切中时弊。后又向皇上建议:石亨不可专任,尚书于谦深谙军旅之事,...
查看全文
福建省陈穢
陈穢(?~?),字莹中。福建人。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时彦榜进士第三人。陈穢及第后,初授湖州掌书记。宋哲宗元皊四年(1089)任越州判官。当时蔡卞任越州守,对其礼遇有加,而陈穢经常回避,多次请求调任。章稥居相位后,陈穢与众-在章稥经过的路上等候召见,章稥听说过陈穢的名字,便邀他到官船上见面。问起当今朝中要务,陈穢回答说:“请让我用船来比喻,如果船体过重,船还能行吗?重心偏左或偏右都不行。”他反问道:“如今天子以公为相,您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章稥回答:“司马光这个人心术不正,应该查办。”陈穢说:“这样办事,您的船就要不稳了。而且天下人将对您感到失望。如今应正确体会0的善意,消除朋党,保持中庸之道。”这些话虽然让章稥感到不快,但也是一种很少听到的新观点。于是留下陈穢共进晚餐。陈穢后又任沧州通判、卫州知州。宋徽宗即位,又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多次-述说蔡京、蔡卞、章稥结党营私。宋...
查看全文
福建省
名称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一词。“闽”最早见于《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汉代《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定义闽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但此解释并未得到史学界的证实。福建有过“七闽”、“八闽”之别称,现习惯称“八闽”。“七闽”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书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郫、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闽”起初是专指周朝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如唐代的贾公彦所作的《周礼疏》中说:“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也。”,后来演变成泛指福建。所谓“八闽”,是因为宋朝时称为福建路,下辖福州...
查看全文
福建省相关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福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
家族谱大览
福建省东山县前何乡在台宗亲通讯录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1[1982]. 17页 : 世系表. 始祖: 何逖基讳浦成. 散居地: 福建省东山县前何乡及台湾省等地.
浏览:100
福建省同安县乌涂社暨金门县徐氏家族谱略志
原书: [台湾 : 台湾徐氏家族联络处], 民国71[1982]. 69页 : 世系表, 插图, 地图, 肖像. 同安始祖 : 徐友文 ; 徐友武 金门始迁祖 : 徐太祥 散居地: 福建省同安县, 金门县; 及台湾省台北市等地.
浏览:100
福建省龙海市林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6年. 1册(112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林坚,字长恩. 比干之子. 武王赐姓林,食采博陵. 入闽始祖 : (东晋) 林禄,字世荫. 颖公次子. 晋安太守,卒于官,追封晋安郡王. 屿头开基祖(一世) : (宋) 林琼宗,字德王,号贞庵. 泰公次子. 派祖(16世) : 林昭彩. 房祖(20世) : 林克忠 ; 林克辅 ; 林克佐 ; 林克孝. 散居地 : 福建省龙海市等地. 注 : 龙海市身为1960年8月龙溪, 海澄二县合并建立的 "龙海县". 1993年撤龙海县设 "龙海市", 为 "漳州市" 下辖的县级市.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浯江乌石林氏族谱 _ 福建省漳浦县
原书: [台湾 : 台湾史料研究所], 2002年. 1册(487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始祖 : 比干. 受姓祖 : 林坚,原名泉,字常恩. 赐姓林,易名坚. 闽林宗祖 : 林禄,字世荫. 长乐始祖 : 林慎思,号伸蒙. 浯江始祖(一世) : (宋) 林安,十四郎. 自福郡长乐徙居浯江. 乌石祖(4世) : 林仁益,字汝亨,号嘉斋. 仁益公下三子 : (元明之际) 林佛成,字允功,号梅轩(北平祖) ; 林佛信,字允中,号竹轩(后迁广东) ; 林佛寿,字允仁,号松轩(南平祖). 北平支下二房(10世) : (明) 林烽,字世明,号省庵 ; 林浡,字世泽,号廓庵. 南平支下六房(8世) : (明) 林寅,字敦甫,号木轩(大房) ; 林信,字敦允,号乐山(二房) ; 林斌,字敦忠,号质庵(三房) ; 林宏,字敦毅,号恬豚(四房) ; 林环,字敦壁,号抚松(五房) ; 林震,字敦整,号恒庵(六房). 辈序(4世起) : 汝允仕敬 廷夫德君 希思日升 恒万寿松 柏茂辰维 皇降幅山 阜冈陵保 定尔禄.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浯江乌石林氏族谱 : 福建省漳浦县
原书: [台湾 : 台湾史料研究所], 2002年. 1册(487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始祖 : 比干. 受姓祖 : 林坚,原名泉,字常恩. 赐姓林,易名坚. 闽林宗祖 : 林禄,字世荫. 长乐始祖 : 林慎思,号伸蒙. 浯江始祖(一世) : (宋) 林安,十四郎. 自福郡长乐徙居浯江. 乌石祖(4世) : 林仁益,字汝亨,号嘉斋. 仁益公下三子 : (元明之际) 林佛成,字允功,号梅轩(北平祖) ; 林佛信,字允中,号竹轩(后迁广东) ; 林佛寿,字允仁,号松轩(南平祖). 北平支下二房(10世) : (明) 林烽,字世明,号省庵 ; 林浡,字世泽,号廓庵. 南平支下六房(8世) : (明) 林寅,字敦甫,号木轩(大房) ; 林信,字敦允,号乐山(二房) ; 林斌,字敦忠,号质庵(三房) ; 林宏,字敦毅,号恬豚(四房) ; 林环,字敦壁,号抚松(五房) ; 林震,字敦整,号恒庵(六房). 辈序(4世起) : 汝允仕敬 廷夫德君 希思日升 恒万寿松 柏茂辰维 皇降幅山 阜冈陵保 定尔禄.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福建省连江县道澳忠义林氏旅台宗亲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台湾] : 道澳林姓旅台宗亲会订, 民国75[1986]编, 民国81[1992]修订.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得姓始祖 :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之子,西周武王求殷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石室间,赐姓林,易名坚. 入闽始祖 : 林禄,字世荫. 从晋元帝南渡,任安东瑯琊王府参军,晋太宁三年奉敕守晋安郡,追封晋安郡王. 宗祖 : 林玉质,字伯文. 长乐先祖 : 林佛进. 为玉质公之子. 始祖 : (唐) 林堂. 世居长乐县. 僖宗时任县宰,族受皇封为忠义. 支祖 : 林柏. 迁居连江县道澳乡. 散居地 : 福建省连江县; 及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