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

于禁(?年-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市)人,与臧霸为旧交。东汉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为五子良将之一,且最受曹操器重。为将坚毅而稳重,对待部下也相当严厉。其攻吕布,防张绣,拒袁绍,征刘备,可谓战功赫赫。然樊城一战,被关羽水淹七军,最后投降关羽,以致晚节不保。逝世后谥曰厉侯。北宋诗人孔平仲叹“英雄成败皆偶然”。

于禁简介资料
鲍信→曹操→曹丕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八月
东汉初平三年(192年)
泰山钜平(今中国山东省泰安)
(约)200 年
淯水之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樊城之战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
益寿亭侯
东汉建安廿一年(216年)
鲍信→
221 年
东汉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
樊城之战归降关羽,而关于被孙权击破,后于禁回魏国,遭到曹丕羞辱讽刺,不久抑郁而死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正月
厉侯
东汉初平四年(193年)
于禁相关文献
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
查看全文
于禁转战沙场
于禁转战沙场,转战沙场公元184年(中平四年),于禁由鲍信招募讨伐黄巾军。公元192年(初平三
查看全文
于禁
生平早年经历184年,于禁由鲍信招募讨伐黄巾军。192年冬,曹操代替刘岱和鲍信管理兖州,于禁属王朗部下。王朗“异之”,向曹操荐于禁为大将,曹操召见后拜于禁为军司马。193年,攻打徐州期间,自领一军攻取广戚,拜陷陈都尉。194年,攻打吕布于濮阳,破吕布二营于城南,又破高雅于须昌。195年,围攻张超于雍丘。建安元年(196年)二月,随曹操征讨汝、颍二郡的黄巾贼,期间贼将黄邵等夜袭曹操营寨,于禁率军斩杀之并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建安二年(197年)九月,斩杀袁术部下桥蕤等四将于苦。淯水之难建安二年(197年)十一月,于禁随曹操至宛,张绣投降。但张绣投降了又反叛,曹操的阵营被张绣忽然袭击,应付来不及,便各自退兵,非常混乱。唯独于禁约束部下,且战且退。一些战友虽然战死了,于禁也不允许散乱。还没有退回曹军大本营,于禁路上发现十多个衣衫不整的伤兵,一问之下,原来是原本的青州兵在打家劫舍。青州兵原为曹操先...
查看全文
三国演义中于禁是谁于禁简介于禁为什么被称为神将
“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这是北宋孔平仲的一首名为《于将军》的诗。在这首诗里,北宋的孔平仲对三国时期的名将于禁的最后一战和他的整个人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说于禁是名将,我想没有谁会反对的,事实上三国志中陈寿写的大部
查看全文
于禁为什么会投降三国中于禁怎么死的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吕蒙攻破江陵后,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有次和孙权同骑马出行。虞翻见二人并排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更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孙权立刻喝止。随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演乐曲时伤心流泪,虞翻又指于禁是装可怜。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原文链接:曹丕即位,孙权称臣。公元221年...
查看全文
于禁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东汉军事人物
221年逝世
泰安人
三国志立传人物
于姓
曹魏军事人物
将领
家族谱大览
1.于氏族谱, 1, 1370-1932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3.于氏族谱, 3, 1404-1936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于氏族谱, 1, 1404-2002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于氏族谱, 1, 1404-1935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于氏族谱, 1, 1404-1935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于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琼郁公司孙局设八都石嘴绍兴堂宗祠.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5, 7-8, 12-15. 且部分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 因任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行良二,字刚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下四子(37世) : (元明之际) 于敏,行桓一,字伯捷,号清溪 ; 于宽,字伯厚 ; 于安,字伯载(迁辽东) ; 于彰,行桓四,字伯亨,号松云(居上石西山).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