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明

清明

(节气)

清明,是华人四大节日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清明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时至清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季,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在天文上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另《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这不光是一个人们祭祖扫墓,怀念先人的日子,此外也是人们亲近大自然、外出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美好的节日,此外清明节从祭拜的角度来说也是一年中较为重大的春祭节日,缅怀祖先及扫墓祭祀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是与与春节、端午、中秋相关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简介资料
三月节、祭祖节、踏青节、行清节
礼敬祖先,亲近自然
公历4月5日前后,斗指乙,太阳黄经15°
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干支历法、原始信仰、祭祀文化
祭祖金猪、鲜果茶点、清明团
清明相关文献
清明戴
清明戴,古密州清明节时,人们都喜欢用新发的柳枝编顶帽子戴在头上,而且在柳枝帽子上还要缠上
查看全文
清明
简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典籍记载《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冈、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田鼠化为鴽【音如】。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本草》《素问》曰:鴽,鹑也,似鸽而小。《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酓鸟}也,青州人呼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
查看全文
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查看全文
清明
清明 杜牧,唐代,清明节,写雨,写人,行路,早教古诗10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查看全文
清明节吃清明饼的由来
??清明饼是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清明节的食俗。清明饼也被称作清明团子、棉菜饼、清明果、青团子等。那么,为什么要吃清明饼呢? ??清明饼的来历一: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王氏家谱王清明后裔, 1, 1644–2008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重庆巴南二圣黄氏清明会谱, 1, 1600-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重庆巴南二圣黄氏清明会谱, 1, 1600-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1.梁溪魏氏宗谱, 11, 卷9下, 芦村桥分清明桥支 瀛之 文栋 34世廷贵 36世汉章公起, 200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亲睦堂, 2009年. 20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远祖(1世): (唐) 魏征,字符成. 虹桥始迁祖(18世): (宋) 魏胜,字彦威,谥忠宪. 胜公下支祖(19世): (宋) 魏郊,字宣一(迁镇江府丹徙县大港(江)) ; 魏昌,字肇锡(迁居锡邑(旧名为梁溪)虹桥) ; 魏思达,字谦如(24世, 昌公之后, 赘居玉祁西黄巷). 注: 此谱主要为昌公后裔世系.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 及丹徙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 魏氏宗谱.
浏览:100
明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日月堂, 民国35[1946]修. 13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修明学圣,字达仙 ; 纂修明家言,字德馨. 注: 此谱为安麻二县世系合谱, 以分修合载为主,始祖各遵老谱祀之. 受姓祖: 谯明, 为燧人氏. 兴国祖 : (唐) 明冤公,字于道. 安邑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开一. 原籍江西南昌县, 迁居黄安. 生子一 : 明道聪. 开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玄礼(大房,居李家畈) ; 明玄德(中房,居大屋塆西首) ; 明玄元(细房,居大屋塆东首). 麻城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万镒. 避乱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贡家巷瓦屑坝迁居麻城. 万镒公下派祖(2世) : 明达英 ; 明达可 ; 明达宗(居安邑). 派行 : (1-16世) 万达有世德系大贝道之士 金木水火土 ; (17-32世) : 天尚文学 家国其昌 建功崇善 永锡宏光. 安邑旧派 : 应国承天佑 辉光绪继东 克家延世泽 修德发洪宗. 联宗新派(24世起) : 立志敦忠厚 存心作孝贤 安邦思定远 隆运庆相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 及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1315.明氏宗谱 十四卷 , 7, 1370-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日月堂, 民国35[1946]修. 13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修明学圣,字达仙 ; 纂修明家言,字德馨. 注: 此谱为安麻二县世系合谱, 以分修合载为主,始祖各遵老谱祀之. 受姓祖: 谯明, 为燧人氏. 兴国祖 : (唐) 明冤公,字于道. 安邑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开一. 原籍江西南昌县, 迁居黄安. 生子一 : 明道聪. 开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玄礼(大房,居李家畈) ; 明玄德(中房,居大屋塆西首) ; 明玄元(细房,居大屋塆东首). 麻城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万镒. 避乱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贡家巷瓦屑坝迁居麻城. 万镒公下派祖(2世) : 明达英 ; 明达可 ; 明达宗(居安邑). 派行 : (1-16世) 万达有世 德系大贝 道之士 金木水火土 (17-32世) 天尚文学 家国其昌 建功崇善 永锡宏光. 安邑旧派 : 应国承天佑 辉光绪继东 克家延世泽 修德发洪宗. 联宗新派(24世起) : 立志敦忠厚 存心作孝贤 安邦思定远 隆运庆相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 及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清明导读知识
清明节是哪一天
清明节是哪一天
清明节一般是每年的公历4月5号左右,2022年的清明节就是在4月5号。其实没有明确规定清明节是哪一天,清明其实是一个节气,而这个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不过因为闰年的原因,在公历上可能会相差两天。另外从天文角度来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这时就可以定为清明。清明节一直是一个重大的春祭节日,其目的主要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墓祭”的礼俗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而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当然清明节这一天除了扫墓祭祀外,还有放风筝,插柳等习俗。其中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据说这样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还有插柳的习俗也是比较久的,其主要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种说法是为了驱鬼辟邪,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浏览量:1310次
网上祭祖
网上祭祖
网上祭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祖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己逝亲人。网上祭祖不悖于传统祭祖方式,只是传统祭祖方式的继承与延伸。 网络纪念馆是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祭奠和沟通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的也需与时俱进。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浏览量:1912次
祭祀的拼音
祭祀的拼音
祭祀的拼音是[jìsì],意思是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祭祀在我国属于传统习俗,从周朝开始就形成了祭祀的礼制,并逐渐延续至今,虽在仪式上有所简化,但其内核一直传承着。起初,祭祀是皇族、贵族的专利,大约在汉代,祭祀逐渐平民化。我国有四大祭祖节日,分别是除夕节、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等,各地的习俗并不一样。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元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名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孝亲活动。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孝亲活动。
浏览量:1401次
清明上坟
清明上坟
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最早是帝王将相的“祭祀”之礼,但是随着祭祀权利范围的扩大,普通百姓也被允许行祭祀之礼。清明节上坟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也是最重要且普遍的活动。上坟有讲究,现今以“文明祭扫”为指导思想,主要的祭扫方式包括家庭悼念、祭酒祭奠、鲜花祭祖、撮土追思、音乐追思等。相较于传统祭扫方式,新兴祭扫方式在减少噪音污染、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等多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效。古代文人也留下了许多清明上坟祭扫的诗句。《清明祭祖》:又是人间四月天,阴曹路上是何年?碑前片片飞花乱,眼底丝丝泪血煎。隐约呼儿声在耳,依稀鲤对梦如烟。悲情似水归何处,岁岁春风泣杜鹃。《清明日对酒》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浏览量:1182次
清明团来历
清明团来历
清明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一般都是在清明节、寒食节的时候才会吃的一种食品,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清明团至今已经流传2000多年,关于清明团的来源有二。第一个流传比较广泛,是在太平天国时期,传说在一年清明节的时候,忠王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然后遇到正在耕田的农民,这位农民上前帮忙,将其化装成农民的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才得已暂时逃避,陈太平跟着农民回到家后,农民用艾草加糯米粉做成又香又糯的青团,陈太平吃了青团之后顺利逃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于是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就流传开了。第二个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肉奉君”,然后就将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做饭,也不能炊烟烹食,只能吃冷食,所以当时的人们研究制作出了青团,他们纷纷事先将做好的青团准备好,等寒食节当天拿出来食用,这既没有违反规定,又能补充一天的能量,而且不会感到饥饿。然后各地传开纷纷吃起了青团,后来寒食跟清明节连在一起,吃青团也就成了清明节的一项习俗了。青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最初的青团是当作祭品的,后来作为祭品的功能渐渐淡化,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美食。
浏览量:11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