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古代帝王是历史学家对封建君主的泛称,而单从文字理解,“帝”与“王”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往往是称王,而在死后在被祭祀时才称为帝,而到秦始皇开始,才有了皇帝这一称呼。从现代人来看帝王就是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一个称呼。“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如果从夏朝开始算帝王的数量大约是,夏朝17位,商朝34位,周朝59位、秦朝3位、汉朝30位、新朝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4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

唐朝皇帝表
4回答·2349关注
我只要庙号 谥号和年号都不要 都写的不采纳啊 复制一份也可以 就是白给的采纳。。。
    第一  唐高祖李渊 第二  唐太宗李世民 第三  唐高宗李治 第四  唐中宗李显 第五  唐睿宗李旦 第六  武后(武周朝第一位皇帝)武曌 第七  唐玄宗李隆基 第八  唐肃宗李亨 第九  唐代宗李豫 第十  唐德宗李适 第十一  唐顺宗李诵 第十二  唐宪宗李纯 第十三  唐穆宗李恒 第十四  唐敬宗李湛 第十五  唐文宗李昂 第十六 唐武宗李炎 第十七  唐宣宗李忱 第十八  唐懿宗李漼 第十九  唐僖宗李儇 第二十  唐昭宗李晔 第二十一  唐哀帝李拀
为什么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
2回答·304关注
    北京故宫作为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宫廷建筑,处处体现着帝王的至高无上。民间大都知道“九五之尊”的说法,故宫的建筑的确与“九”和“五”两个数字有关联,如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故宫中许多建筑物的开间多为九间或五间,惟独太和殿的面宽是十一开间,在整个故宫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为什么呢?在分析太和殿面宽为何为十一开间之前,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有关数字的概念尤其是“九”、“五”两个数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
史上最成功的皇帝是?
0回答·296关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表
3回答·383关注
三皇,五帝到如今,是哪三皇?哪五帝?
    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历代帝王名录 一、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女娲氏、燧人氏、共工氏、祝融氏、有巢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蚩尤氏、少昊 金天氏、颛顼
中国历史皇帝的排序,故事,和他上一代皇帝的关系?
3回答·324关注
他们都是怎么死的,他们生前最爱的女人是谁?请各位帮帮忙,越详细越好!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
古代皇帝的庙号都代表什么意思
4回答·2843关注
比如: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历、宣、幽、平、桓、庄、釐、襄、顷、匡、定、简、灵、景、悼、敬、元、哀、思、考、安、赧、高、惠、光武、明、章、和、殇、顺、冲、质、献、昭烈、怀、孝武、愍、恭、少、废、简文、道武、明元、太武、文成、献文、孝文、宣武、孝明、孝庄、孝静、孝昭、武成、孝闵、静、炀、太、中、睿、玄、肃、代、德、宪、闵、末、隐、世、真、仁、英、神、徽、钦、光、宁、理、度、端、圣、兴、熙、泰定、熹 解释一下上面庙号,不用解释其他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 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
中国有几个皇帝啊
3回答·509关注
从终刚刚开始
    中国一共有408位皇帝
中国历史都有哪些皇帝(先后顺序)叫什么?怎么死的?
1回答·198关注
要详细
    秦(秦代帝王无谥号,以世代作为帝号) 始皇帝 赢氏 讳政 二世皇帝 讳胡亥 汉 太祖高皇帝 刘氏 讳邦 孝惠皇帝 讳盈 太宗孝文皇帝 讳恒 孝景皇帝 讳启 世宗孝武皇帝 讳彻 孝昭皇帝 讳拂陵 中宗孝宣皇帝 讳询 高宗孝元皇帝 讳奭 孝成皇帝 讳骜 孝哀皇帝 讳欣 孝平皇帝 讳衡 世祖光武皇帝 讳秀 显宗孝明皇帝 讳庄 肃宗孝章皇帝 讳炟 孝和皇帝 讳肇 孝殇皇帝 讳隆 恭宗孝安皇帝 讳祜 孝顺皇帝 讳保 孝冲皇帝 讳炳 孝质皇帝 讳缵 孝桓皇帝 讳志 孝灵皇帝 讳宏 弘农王 讳辩 孝愍皇帝 讳协(又谥孝献皇帝) 三国 魏 太祖武皇帝 曹氏 讳操 世祖文皇帝 讳丕 烈祖明皇帝 讳睿 蜀 昭烈皇帝 刘氏 讳备 后主 讳禅(十六国时被汉王刘渊追谥为孝怀皇帝) 吴 武烈皇帝 孙氏 讳坚 大皇帝 讳权 晋 高祖宣皇帝 司马氏 讳懿
中国有多少个皇帝?
3回答·1716关注
不管长短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
古代皇帝以下的10名官职,叫什么
5回答·3594关注
古代皇帝以下的10名官职,叫什么?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