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你检索到
相关信息,共
4
条

清空全部


邓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广东省, 宝安县 中国, 广东省 香港
族谱页数:125
编修人:邓步云修
浏览量:100
邓文辉祖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2[1933]重修. (香港砵甸乍街 : 永新印务公司承印). [118]页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殷) 武丁封叔父祁侯曼于河北为邓国侯,后因为氏.
开粤始祖 : (宋) 邓汉黻.
支祖 : (清) 邓文辉.
散居地 : 广东省宝安县 ; 及香港等地.
查看详情


邓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广东省, 宝安县 中国, 广东省 香港
族谱页数:44
编修人:邓瀛编跋
浏览量:100
邓氏族谱
原书: 稿本, 清光绪16[1890]记事. [72]页.
受姓始祖 : (商周时代) 邓侯,讳曼公,字德阳. 受封于河北邓国,遂以为氏.
迁粤始迁祖 : 邓汉黻.
新安一世祖 : (宋) 邓铣,字符亮.
散居地 : 广东省宝安县 ; 及香港等地.
查看详情


邓氏族谱


始祖:邓曼公,邓志斋
散居地:广东省,广东省,香港.
族谱页数:917
编修人:邓德球
浏览量:0
南阳邓氏族谱
原书: 手抄本, 1979年. 1册(29页).
书衣题 : 元郎八乡横台山邓[氏]族[谱].
始祖 : (商) 曼公,字德阳. 黄帝廿七世裔孙.
广东始迁祖 : 邓志斋,讳文渊,字大乙.
散居地 : 河北省,广东省,香港.
查看详情


邓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广东省, 东莞县 中国, 广东省 香港
族谱页数:30
编修人:邓毓思等
浏览量:100
新界邓氏族谱序
原书: 台北 : 代言出版社, 1979. 1册(76页).
散居地 : 广东省东莞县, 及香港新界等地.
查看详情
中华谱库 -“香港·北地区族谱”
共收录了4本家族宗谱可查


湖北恩施谢氏召开编修族谱会议,谢氏的源流和姓氏知识你知道吗?
五一期间,很多姓氏的族人聚集在一起商讨修谱的事宜。5月四日到五月5日,湖北恩施谢氏召开编修族谱会议,会议认为,编修通谱是恩施谢氏的大事喜事,戮力奉献是编委成员的应尽职责,克难奋进是修谱工作的精神支柱,企业支持是编印发行的坚强后盾。会议高度评价了谢书利等宗亲的修谱工作报告,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收集资料编的胸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族开始提倡修谱呢?族谱,主要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其中包含了各个时代的人文以及历史知识,是一种很特殊的文献资料。从炎黄武帝到21世纪,从结绳记谱到现在的互联网族谱,族谱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族谱又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可见族谱的重要性。修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发扬传统尊宗敬族的传统伦理美德,给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根的线索。编修族谱不只是老一辈的事,而是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

湖北第十二届晒谱节,辛亥人物家谱首次集中参展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9月7日,湖北第十二届晒谱节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幕。本届晒谱节由湖北省图书馆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联合举办,以“英雄城市英雄谱”为主题,旨在彰显湖北人民抗疫精神,弘扬共克时艰的正能量,鼓舞民众继承先辈优良家风,拓展家谱文献收藏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魏德勋、副馆长张艺军、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刘杰民、王涛、谢春枝出席本次活动。本届晒谱节展出谱牒300余件,这是湖北地区辛亥人物家谱首次参与集中展示。活动邀请各地家谱编委会会长、主编,谱牒文化专家和谱牒文化爱好者、民间家谱收藏爱好者、辛亥后裔、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百姓族谱馆等百余人现场参与。辛亥家谱展示区展出辛亥人物黄兴的《经铿黄氏家谱》,黎元洪的《黎氏族谱》,吴兆麟的《吴氏宗谱》,唐群英的《治坪唐氏七修族谱》、邓玉麟的《邓氏族谱》、张难先的《张氏族谱》、余祖言七兄弟的《余氏宗谱》等

北辽历代皇帝列表简介,最后结局怎样?
北辽(1122年-1123年),是中国古代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辽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天祚帝被金军追击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三月,耶律大石与宰相李处温等拥立耶律淳(兵马大元帅和鲁斡之子)为帝,号天锡皇帝(宣宗),史称北辽。北辽为耶律阿保机后人所建。1123年,金军攻破析津府,北辽灭亡。帝王介绍耶律淳耶律淳(1063―1122),北辽皇帝,契丹族,契丹名涅里,辽兴宗的孙子,兵马大元帅和鲁斡之子。天祚帝即位,封郑王、越王。乾统六年(1106年),任南府宰相,改封魏王。后出任南京留守。天庆五年(1115年),天祚帝兵败于金,退守长春。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谋废天祚帝,遣使拥立他为帝。他杀来使,通报天祚帝,被进封秦晋国王、都元帅。在燕云召募精兵,与金军作战,失败后收残兵数千人,还守南京(今北京)。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被金兵追击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他被

古代常说的东西南北四京到底在哪里现在指的是什么地方
古代常说的东西南北四京到底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京,即国都、京师。但凡城市名中带有“京”字,那这座城市在当时肯定是非常繁华的存在。由于历朝历代统治中心的不同,”京”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那么古代常说的“东京、西京、南京、和北京”都有哪些城市呢?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就是西周的国都——丰京和镐京,合成丰镐,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沣水以西为丰京(周宗庙和园囿的所在),以东为镐京(周天子居住和理政之地)。丰镐两京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城市,同时对后世的都城建设影响深远。东京最早的东京,指的是洛阳。虽然她很早就被作为都城,但真正被称作“东京”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在北周平齐后,升洛阳为东京,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隋朝时,又被称作东都。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东都又被改成东京。北宋朝时,其都城为东京,在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现在一提我国的东

河北邢台发现明代《孟氏少刺史族谱》手抄孤本距今382年
从河北邢台市任县文保部门了解到,该县辛店镇双蓬头村发现明代《孟氏少刺史族谱》手抄孤本,该族谱完成于明朝崇祯十年八月十五日(1637年),距今已有382年。据了解,新发现的《孟氏少刺史族谱》为线装手抄本,族谱字迹清晰,排列工整,字体隽秀。因年代久远,族谱纸张已发黄,基本保存完好。《孟氏少刺史族谱》详细记载了孟氏谱系各分支发展情况,自明代孟温、孟良兄弟二人迁居该地以来已经历十世,且家丁兴旺,人烟繁盛,并详细说明了以族谱冠少刺史之名的缘由。《孟氏少刺史族谱》对邢台一带的政治、经济、和合文化、风俗民情等社会经济状况均有涉猎,同时还记载了孟氏家规、家礼等情况。邢台市文史专家兰剑辉介绍,《孟氏少刺史族谱》保存完好,脉络清晰,对研究明代冀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合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家礼、家规、家风等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新华网记者秦婧)孟氏相关一、姓氏源流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