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你检索到
相关信息,共
0
条

清空全部

暂无内容
却姓氏族族谱概况
更多却姓知识>>
却
姓氏排名:第1050位。
人口数约:0.3万
郡望堂号:新蔡郡,京兆郡
却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历史说文晋大夫叔虎食邑于却。段玉裁云叔虎之子却□以邑为氏。历史名人有却芮及其儿子却缺、孙子却克等等。
中华谱库 -“却氏族谱”
共收录了0本家族宗谱可查

却氏寻根

百家姓中很罕见的复姓,人口很少却出了15位皇帝!
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我国一共有4329个复姓。人们耳熟能详的复姓就有轩辕、东方、司马。我们今天要讲一个复姓,人口不足三万,但出了15个皇帝,你知道是那个姓氏吗?这个姓氏就是司马。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司马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司马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姓氏源流在古代,司马以前是一个官职,主要管理国家的军务,包括组织军训、执行军法等。后来,改为姓氏。除了官职改姓,司马还有其它的姓氏来源:渊源一源于程姓,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渊源二源于陈姓、田姓,出自春秋时期司马穰苴。源流三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司马子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源流四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司马韩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源流五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一代文豪却屡试不中,他的一生为何如此悲惨?
在306年前的今天,1715年2月25日(农历1715年1月22日),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去世。提到蒲松龄,我们最熟知的就是他的《聊斋志异》。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至此,名著《聊斋志异》诞生。一代文豪,文学成就如此突出,为何一生悲惨,还屡试不中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蒲松龄的一生!屡试不中,生计困难1640年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兼商人家庭。由于家道中落,且有四个儿子,父亲请不起私塾教师,只好亲自教孩子们读书学习。蒲松龄聪明早慧,反应力和记忆力超群,深得父母喜爱。19岁的蒲松龄参加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一举成为了秀

【阿族说帝王】不被看好却逆袭称帝,他究竟是幸运还是有实力?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1月15日,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曾受封代王,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刘恒在位23年,期间体恤民情、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让汉朝一步步从“楚汉战争”和“诸吕之乱”的创伤中走出,逐步走向强盛。然而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明君,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与艰险众多,甚至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同时也是一位极为幸运的皇帝。幸运的“漏网之鱼”刘恒母亲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后来魏国被汉军攻灭,薄姬成为俘虏,被好色的刘邦纳入后宫,春风一度生下了刘恒。但当时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薄姬尽管生下了儿子,在后宫里却不受重视。母亲不得宠,刘恒自然也没能得到刘邦太多关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庶出皇子。母子俩一直过着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日子。正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刘恒在母亲薄姬影响下渐渐养成了谨慎小心、沉稳内敛、坚毅刚强的性格。8岁那年,刘恒在吕后的授意下被封为代王(今山西北部,靠近匈奴的边境),从此远

【中华名臣谱】不是将军,却凭爱国之心成为抗金名将
提到宋金战争,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岳飞,特别是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被赵构和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南宋就此失去半壁江山的故事。长期以来,岳飞的悲剧英雄形象根深蒂固,实际上南宋时期还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抗金人物。今天阿族就和大家介绍一位曾经在战场上大胜金军、直接导致金朝皇帝完颜亮死于兵变之人——【虞允文】。虞允文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十一月二日(1110年12月14)出生在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被誉为神童,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悲伤,从此在家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才重新出仕。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5年),虞允文考中进士,获授彭州通判,后改为权知黎州、渠州。当时的宰相是秦桧,虞允文等蜀地文士皆不得重用,秦桧死后,虞允文才在中书舍人赵逵的推荐下就任秘书丞,官至礼部郎中、中书舍人。上面简单地介绍了下虞允文的早期经历,现在让我们回归正题。说到虞允文,

【阿族说帝王】三国分立,有的日渐强大,有的却过早衰退,这是为什么?
三国历史时期: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政权,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政权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政权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政权,正式统一中国,三国时代就此结束。三国·魏国皇帝列表三国时期的魏国,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氏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一、
电子族谱荐读